“上海灘”全球關店7家 本土奢侈品牌被指迷失
一邊,“例外”品牌因“第一夫人”的著裝出訪而聲名鵲起,從小眾品牌成為大眾焦點。另一邊,以定制發家、被稱中國唯一奢侈品牌“上海灘”的前景似乎仍舊是一個迷。
從快速發展到被收購,進而產品線的不斷擴充,“上海灘”猶如一葉扁舟,雖多次轉型,但似乎并未找準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去年,“上海灘”全球關店7家,14%的關店率被解讀為品牌迷失或將遭遺棄。
在業界看來,“”的高速發展時期或已過去,從財務投資角度來看,未來不排除會被歷峰集團出售的可能。
去年關店率14%
最近,向來“低調”的服裝大牌“上海灘”,因其去年的關店數量引發諸多關注。
根據歷峰集團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上海灘”全球門店關店7家,僅剩42家。一年間,關店率高達14%。在觀潮網主編葉琪崢看來,是出于之前門店過多的布局,因其并非偏大眾品牌,維持的數量應該是“一個城市一兩家門店”。
在業界看來,一年7家門店的關閉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上海灘”的經營現狀,與它的運營業績有極大的關系。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告訴記者,“上海灘”大量門店關門有兩塊原因。一方面,世界經濟走勢低迷,市場需求量較低;另一方面,“上海灘”轉型后對市場的適應能力也較低。
有分析人士更是指出,這樣的經營狀況同其宣傳策略不無聯系。當國際奢侈品牌紛紛搶占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本土的奢侈品牌“上海灘”卻逆其道而行--忽略中國,到國外宣傳。
但在國外名聲提振的同時,“上海灘”在主要陣地--中國開設的大部分店鋪,在國內消費者中并無太高的知名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銷量。“‘上海灘’忽略中國到國外宣傳的策略非常不利于其發展,目前我國是奢侈品消費的第一大國,市場需求才最旺盛,如果逆道而行,將遇到較大阻力。”
而在業界看來,中國高端消費產業目前吸引眾多本土企業及投資機構紛紛介入,已形成投資熱點,中國成為奢侈品消費第一大國將在一兩年內成為現實。“上海灘”的上述宣傳計劃似乎比較獨特。
“上海灘”或也意識到擴大中國市場宣傳的必要性。有知情人士表示,6月中旬,其將在上海市場開設新旗艦店,重拾中國市場加大宣傳力度。但對此,“上海灘”官方并未回復記者。
未來或被遺棄
記者了解到,“上海灘”品牌由香港商人鄧永鏘于1994年創辦。
鄧永鏘時期的“上海灘”,產品線單一,僅局限于女裝,設計師以中國的傳統裁縫為主。雖然“上海灘”在歐洲上流社會已頗具名氣,但是產品的賣點僅限于老上海的風情,傾向于定制。
1997年,發展順風順水的“上海灘”在加快國際擴張的過程中慘遭滑鐵盧,而后,鄧永鏘將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出售給了歷峰集團,自己則選擇退出。
被收購后,歷峰集團用相同于卡地亞、登喜路、伯爵、萬寶龍等一批奢侈品牌的定位方式重新定位了“上海灘”品牌,對“上海灘”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但在薛勝文看來,歷峰集團收購“上海灘”這一品牌的發展情況并未如預期順利。
據了解,轉型后的“上海灘”將目標客戶群體鎖定在25-50歲中高收入者,在女裝的基礎上,加入了男裝系列和更加年輕的產品系列,并融入現代化的時尚設計元素和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灘”大量擴充了產品線。在業界看來,擁有更多的衍生品是奢侈品區別于一般品牌的特質之一,按照萬寶龍、伯爵等奢侈品牌的運作經驗,“上海灘”現任行政主席雷富逸為“上海灘”開發了一系列的衍生產品,增加了男裝和童裝,后又擴大到配飾、家居用品、中裝定制等多項服務。
“歷峰接過‘上海灘’后對其大刀闊斧改革,已將其品牌精髓遺失,這對‘上海灘’的長遠發展將造成嚴重影響。” 薛勝文認為,歷峰毋庸置疑善于渠道、品牌運作,但其急于將品牌推向國際市場,而忽略了“上海灘”的特性。
就在不久前,歷峰集團董事會主席JohannRupert表示,集團應該盡早擺脫那些令人失望的品牌。他指出,集團所做的收購并不是總能成功,所以必須更快地處理壞的投資。因而,“上海灘”頻頻關店被解讀為將遭遺棄的預示。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歷峰集團而言,關店僅是一種市場策略改變,并不代表“上海灘”這一品牌失去了價值。但不乏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直言,目前“上海灘”對于厲峰而言如同“雞肋”,作為中國“唯一奢侈品牌”,自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但目前,其盈利水平難以對歷峰集團做出較大貢獻。
在葉琪崢看來,現在,“上海灘”的高速發展時期或已過去,“這幾年它的變化并不大。”作為生活方式品牌,其擴展產品線無可厚非,只是目前在新品發布上已經到了一定程度。
對于是否會被出售,葉琪崢表示存在可能,從財務投資角度來看,如果有很好出售價格,歷峰集團將品牌賣掉似乎并無所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