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漢正街服裝產業轉移 湖北服裝第三極
漢正街服裝產業轉移再添一極。日前,在天門舉行的天門國際服裝科技城(以下簡稱天門服裝城)簽約儀式上,天門市市委書記、市長柯俊表示,“我們將發揮天門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承接天門武漢商會的漢正街服裝產業轉移。”
日前,天門武漢商會及部分擬入駐天門服裝城的代表50余人,在天門與該市簽訂了產業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該市將分三期拿出位于漢宜高鐵天門南站附近5000畝地用于支持服裝城建設。該服裝城將融服裝生產基地、服裝輔料市場、研發及展示中心以及物流配送中心于一體。據介紹,第一期1200畝,擬投資18億元。明年春節后,首批商戶就有望入駐。
棉花之鄉的新機遇
圍繞承接漢正街服裝產業轉移,此前,武漢周邊一東一西的漢川新河和紅安已先后開建服裝產業園。
天門再度新建服裝產業園區,是否會有競爭力?對此,天門武漢商會常務副會長徐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他們在運作這個項目前就對此有過充分的論證和考量。
“保守的估算,我們天門有10多萬服裝業產業工人,在漢正街50%服裝產業鏈上的老板是天門人,總數超過500名。”作為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20多年的老服裝人,徐風對未來充滿信心,“天門是全國著名的棉鄉,擁有豐富的棉紡織資源”。
資料顯示,目前,天門市棉紡生產能力為100萬錠,印染、織布也開始啟動。紡織機械制造聞名全國,并條機生產規模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任何行業都會有一個產業發展的波峰波谷”,徐風的另一個身份是湖北銳風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面對當下全行業的不景氣,他說:“服裝產業作為人們衣食住行的人頭經濟,不會因為一時的低谷而衰敗,還會迎來下一波的波峰。”
物流優勢將助推長足發展
除了依托天門豐富的棉花資源和紡織業基礎,發達的物流也將助推紡織行業大發展。天門是江漢平原的交通中心,“十二五”期間,天門全力構建公路網絡,大力振興漢江水運,以及已經開通的漢宜高鐵,天門有望成為武漢城市圈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天門服裝城所在的天門工業園,緊鄰天門火車站南站。滬漢蓉高速鐵路過境天門,并在此設二級客運站和貨運編組站。據了解,天門南站至武漢僅需30分鐘,至上海4小時30分,至成都4小時。曾見證了漢川新河服裝工業園的規劃和發展的漢正街服裝生產基地商會會長張國春說,天門服裝城的交通優勢是漢川和紅安服裝產業園所不能比擬的。
據了解,除了直通中西部的高鐵外,目前,天門還有天仙一級公路、隨岳高速公路、武荊高速公路穿越市境,天門融入1小時武漢城市圈。
目前,規劃建設的90公里“武漢-天門”城際鐵路即將建設,建成通車后將使天門融入半小時武漢城市圈。
水運方面,全省最大的人工河漢北河穿天門城區,漢江黃金水道流經天門市域南部,并在岳口鎮建有1500噸級港口,重現通江達海的水路交通優勢。航空方面,天門市距中國第四大航空港武漢天河機場90分鐘車程,天門工業園距武漢天河機場60分鐘車程。
“西可進川,東可達滬,都只有四個多小時。”天門武漢商會副秘書長陳勇軍介紹,天門的這一直達的交通物流優勢,將助力該市傳統服裝紡織業長足的發展。
探索城鎮化新樣本
徐風說:“以前天門本地沒有類似的服裝產業園,這些資源大部分都外流了。現在新的服裝產業園建設在即,這將吸引天門以及鄰近的仙桃籍的服裝人才和老板回流。徐風透露,目前已經有20多名服裝企業老板在服裝城預定了30多個單元近500畝,與此同時,天門廣東商會、上海商會、福建商會均表示愿意加入。
“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漢宜火車站天門南站附近有望崛起一座新城。”一位不愿署名的天門政府官員告訴記者。
天門武漢商會常務副會長、天門服裝城項目總負責陳子劍表示,園區在規劃和建設中,將充分考慮并做好園區的生活配套。在國家新型城鎮化的契機下,天門服裝城將依托服裝產業園區的發展,努力建設成新型小城鎮。
柯俊在發言中也表示,不久前,該市為吸引服裝產業園落戶,還專門出臺了新的戶籍管理制度:凡在該市生活滿一年,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外來人員均可落戶天門,成為新天門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