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紡織產業增強轉移試點園區的招商效果
6月27日,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此次會議旨在掌握當前經濟形勢,增強產業轉移試點園區的招商效果,推廣試點園區的先進經驗。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到會并講話。他說,產業轉移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向中西部轉移一定要把工作做實做細。東部產業集群要與中西部產業園區進行對接,要為企業和園區創造一個交流平臺。轉移方一定要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承接地要精心為企業服務,想到企業的困難和需求。其中,承諾和誠信是最重要的。
近年來,隨著我國紡織產業戰略格局的調整,很多中西部地區都將承接紡織產業轉移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的重要途徑,紛紛建設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但與此同時,隨著全國經濟的發展,中西部地區在土地、勞動力資源方面的優勢逐步減弱,國家在生態環境、節能減排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再加上國內外市場復蘇緩慢,企業經營困難。這些因素使企業在投資方面越來越謹慎。因此,如何真正發揮中西部地區資源優勢和發達地區紡織企業的優勢,有效促進產業轉移工作開展成為業界關注的問題。
中紡聯副秘書長、紡織產業轉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楊峻提出,紡織轉移工作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東西部在產業轉移、轉型升級方面是互換聯動、相互促進的。從“十二五”的發展進程看,我國紡織業的發展仍將是以東部的提升為未來發展的主基調。所以中西部在承接轉移方面要特別注意東部產業鏈的延伸,注意與東部對接。二、目前在承接紡織產業轉移中有同質化和過度競爭的現象。各地要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確定紡織業的定位,要結合本地區在區位、原材料資源、勞動力、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和特色,選擇差別化的錯位發展戰略。三、搞好承接轉移,關鍵要打造良好的經濟環境。除了基礎建設、金融服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硬件條件外,還要注意軟環境建設,包括服務理念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尤其在土地落實和提供各種服務方面要信守承諾,提高服務效率。
一些試點園區在承接紡織產業轉移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明顯效果。會上,咸陽新興紡織工業園、中部紡織服裝之都(湖北紅安)、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區等6個紡織產業園區介紹了承接紡織產業轉移的成功經驗和園區建設情況。浙江潔麗雅有限公司則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介紹了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經驗和做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