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曹縣成了當地知名的“淘寶第一村”
300多戶人家的山東曹縣大集鄉丁樓村,現在家家都買了電腦,開了網店,上淘寶網成了村民耕種外的主要工作,有七八十戶甚至放棄種植,專門做起了網上銷售演出服飾的生意,成了當地知名的“淘寶第一村”。
“剛開網店的時候,可絕對沒想到現在生意能這么好!”自從在網上銷售演出服飾以來,村民任慶生家的銷售額就呈現幾何級增長,原來單純線下銷售的時候一年營業額也就幾萬塊,借助淘寶網這個大平臺,去年的銷售額達到了七八百萬。
干過電工也種過地的他開網店時已40歲,既不是熱衷網購的“80后”,更不是成長于網絡時代的“90后”,卻在2009年成為當地第一批開網店的村民。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嘗試,在短短幾年間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改變了當地的產業形態。
丁樓村的成功對附近村莊產生了有力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張莊村的張德波三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但大學畢業后都回家干起了網上營銷。“我們的服裝都賣到美國唐人街和東南亞啦!”張德波笑著說。同在張莊村的李亞年輕時常去蘇州的服裝廠打工,如今她已經開了十幾個網店,成為了年銷售額幾百萬的老板。
曹縣大集鄉黨委書記蘇永忠介紹,近兩年,鄉里在網上做演出服飾生意的人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已經成為鄉里的支柱產業之一。“僅丁樓村年銷售額百萬以上的就有十余家,全鄉演出服飾的銷售額估算能夠達到數億元。”
演出服飾生產是大集鄉的傳統產業,能夠借助淘寶網獲得快速發展,得益于充分發揮了當地的優勢和潛力:生產演出服飾的傳統,很多經驗豐富的裁剪師傅,人力成本低,產品具有價格優勢。依托電商平臺,大集鄉演出服飾產業在營銷環節“跨越發展”,將生意做到了全國乃至海外。這倒逼產業鏈條上游的生產環節必須與“網上訂單”相匹配。
“目前,我們主要還是以低價搶占網購市場。”任慶生說,價格低既是大集鄉演出服飾的優勢,也是其軟肋。“由于我們起點比較低,技術水平尤其是設計能力有限,演出服裝的款式版型主要是靠模仿從網上獲得的晚會圖片,很難進行有效創新。”
在許多消費者看來,網上購物最大的優勢即是價格便宜、配送方便,但是也往往存在著以次充好、真假難辨等質量問題。如何打造品牌形象,消除信任顧慮,成為傳統產業依靠電子商務謀發展的重要課題。
受制于款式簡單落后,大集鄉生產的演出服飾雖然占市場份額大,但是利潤很低。跟南方生產的品牌演出服飾相比,只能屬于低端產品,每件利潤只有二十多元。記者實地采訪發現,大部分商戶在起步階段都是在自己院落里進行服裝的加工生產,帶有濃重的小作坊色彩。由于發展迅速,在銷售旺季市場時需求遠遠超出了生產能力,許多人都在尋找土地蓋廠房。
“鄉里已經注冊成立了十幾家演出服飾生產公司,下一步我們還將選擇一批規模大、信譽好的商戶,一對一幫扶,鼓勵他們盡快注冊自己的商標,走規模化、正規化的軌道。”蘇永忠說,“我們正在向縣里申請,爭取早日批準成立‘淘寶產業園’,讓想要擴大生產規模的企業獲得充足發展空間,產生規模效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