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派服裝抱團發展走出瓶頸
重慶時裝產業園入駐麻柳沿江開發區簽約儀式在巴南區舉行。
記者了解到,重慶時裝產業園采取全產業鏈模式,集研發、采購、生產、物流及營銷等為一體。業內人士表示,重慶時裝產業園的落地實施,將改變渝派服裝“單打獨斗”的無力困境,全產業鏈集群模式將加快推動重慶服裝業的提檔升級。
力量分散 渝派服裝陷困境
據朝天門市場服裝企業協會會長牟衛介紹,以目前協會500多家會員企業為例,去年總產值有200多億元,僅占全國的3%左右,目前面臨有品牌無名牌、有產業無配套等一系列問題。“許多渝派服裝企業都是自己在城鄉結合部租用的小產權廠房,經常會面臨各種問題,有的甚至十年間搬了五次。”
在物流方面,重慶一服裝企業負責人表示,由于距離面輔料等原料產地遠,物流采購成本成為重慶服裝企業的硬傷之一,普遍要比沿海地區高出一倍,若由單個企業采購,資金投入太大,明顯沒有集群式物流采購劃算。
此外,在原創設計方面,盡管渝派服裝已逐漸摒棄了仿版、盜版,但高端人才的缺失讓重慶服裝業面臨發展的瓶頸。
“目前重慶服企高端人才的缺口至少在1000人以上。”牟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比如高端制版師和設計師,年薪都在十幾萬以上,但由于重慶服裝業多散兵游勇,難以形成規模化效應,因此很難吸引到足夠的人才。“總的來說,重慶服裝業仍處于低端水平,亟需一個集群化發展的平臺。”
全產業鏈配套 助推重慶服裝業發展
重慶時裝產業園項目位于巴南區麻柳工業園區,占地約1460畝,規劃由四大片區構成,即國際時尚之窗、時尚設計硅谷、生態綠色工場、現代物流園。隨著今年年底沿江高速的全線貫通及慈母山隧道工程的竣工,它將與迎龍朝天門國際商貿城及渝中區朝天門市場無縫對接。
據重慶時裝產業園有關負責人介紹,園區將打通產業鏈上中下游,形成“研發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展會營銷-品牌孵化”的全產業鏈集群平臺,推動服裝企業的共贏發展。
“目前我們已主動對接法國、意大利、韓國等國際時裝行業協會。引入研發設計、展會等優質資源,實現信息共享。”該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填補產業鏈高端環節空白。
據了解,重慶時裝產業園首期工程將于2015年前完工,屆時將可容納180家企業,提供約10萬個就業崗位。
牟衛表示,渝派服裝企業抱團發展具有很大優勢,將改變目前本地服裝業物流采購成本高、品牌設計人才匱乏、粗放式“生產加工”的困境。
牟衛進一步舉例說:“以目前我們正在著手開展建立的電子商務聯盟為例,若單個企業開網店,每年的維護費用可能會高達上百萬,但幾百家結成聯盟,和電商平臺合作,每家企業分擔幾萬元即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