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園區合成革生產線減少謀轉型
萬山蒼翠,滿眼新綠。
閩北南平,作為福建省當年的國有工業重鎮,日子曾經相當紅火。然而自打肩負起福建“后花園”、“母親河閩江源頭生態保護地”重任以來,經濟總量排名便不斷后移。這兩年,凡是到南平投資的客商都發現了一件讓他們“頭疼”的事——不管項目多大,只要有污染嫌疑,就屢屢“碰釘子”。
身為浦城縣榮華山產業組團管委會副主任葉芳原本是名“招商官員”,可去年她干的卻是勸退客商。榮華山產業組團主要定位是新型輕紡工業園。2013年,園區對水、空氣容量進行評估,決定將合成革生產線的容量減少到100條。而據南平環保局統計,2012年至今,該市環保部門所否決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多達81個。
去年年底,福建省第十五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石油化工、汽車、船舶、冶金、制漿造紙、水泥、印染等對環保和生產要素具有較高要求行業的布局問題。要求各地根據其產業特點、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來進行重點產業的布局。
2011年以來,福建省建立了針對央企、民企和外企的“三維”項目對接跟蹤管理系統。截至2012年底,全省納入“三維”項目系統的央企項目共268個。在央企的拉動下,福建迅速找到了產業升級、技術提升的“捷徑”。到去年底,已有96家央企進軍福建,總投資量超過2萬億元。
轉型的是產業結構,受益的還有“民營大軍”。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福建民企納川管材,先后與中石化、大唐、中交建等央企合作,按照央企的高標準研發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逐步成為國內十多家大型央企的管材供應商。
去年4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專門在泉州邀請當地企業家共話發展。由此,福建出臺進一步促進工貿企業增產增效的六項舉措,提出“持續加大技改投入”;緊接著,省政府又轉發《2013年全省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計劃》,“企業技術改造專項”名列六大專項之首。一年來,省經信委組織了614項省級重點技改項目,累計投資達1425億元。
用技改帶動升級,用升級促進轉型。福建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大了起來、快了起來。據統計,2013年全年全省省級重點技改項目中,投產或部分投產的項目達203項。614項省級重點技改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可超過3200億元。
“升級”不僅是去年福建企業的“關鍵詞”,同樣也是區域發展的“核心語”。2014年開年,廈門市市長劉可清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造特區經濟升級版”。開放要升級,產業要升級,改革要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