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棉花面積大幅調減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今年湖北省棉花種植面積將大幅調減。
一是主動調減。以前,農民種棉積極性不高時,政府往往采取措施穩定面積。今年,不僅農民不愿種、主動減,政府和農業部門也在積極引導棉農調整種植結構。
二是大幅度調減。湖北省在近5年減少191.1萬畝基礎上,今年預計還將調減100萬畝左右,減幅15%左右,是歷史上調減幅度最大的一年。
三是普遍調減。棉花大縣減少較多,非主產區也不同程度減少。天門、潛江都減少7萬畝以上,監利、仙桃分別減少2.3萬畝、3.3萬畝。
四是有減有穩。農業部門引導農民重點調減皮棉單產低于80公斤的低產、分散、多災棉田,穩定單產90公斤以上的集中優勢產區和高產、穩產、高效棉田。
五是調減對供需總量關系影響不大。去年因高溫干旱平均每畝棉花減產3公斤多,今年如氣候正常,措施到位,平均單產可望恢復2012年水平,對因面積調減影響的總產有一定的彌補作用。
據調查分析,調減棉花面積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低。
仙桃市胡場鎮四號村村民劉軍平說,2013年家里種了60畝棉花,畝投入達1175元,比上年增加88元。畝產籽棉246.4公斤,比上年減少42公斤。籽棉售價由8.2元/公斤下降到7.6元/公斤,畝均效益698元,比上年減少173元,比種植中稻畝收益低189元。
二是機械化程度低,用工多。四號村黨支部書記汪文進說,棉花生產大多是秧苗移栽、人工采摘,機械化程度低,費工費時。
三是生育期長,災害多。四是市場政策變化,收益難以預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