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遭受寒流 品牌擴張速度放緩
香港銅鑼灣以及廣東道、彌敦道等購物旺區人頭涌動,很難想象2003年非典打擊下,香港零售業的蕭條。為了支持香港經濟復蘇,中央推出內地旅客自由行,其后內地旅客在港消費強勁增長。
自由行實施前香港旅客達1660萬人次,其中41.2%來自內地。2013年,訪港旅客數字已升至5430萬人次,當中75%來自內地。
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的數據,2013年在香港過夜的內地旅客的人均消費為8937元(港元,下同),而不過夜的內地旅客人均消費為2721元,都高于其它地區的游客。內地游客消費對香港零售業的占比日益增加,由2004年的14%大幅增至2013年的34%。
內地旅客購物戰利品豐富,其中服裝、化妝品、藥品以及首飾鐘表等商品最受歡迎,也影響著香港零售業格局。2004年至2013年期間,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用品零售店的數目激增15倍,而珠寶首飾及手表的商店也增加30%。
然而內地旅客帶來的消費力開始減弱,去年內地旅客人數增加16.7%,增幅有所放緩。同時內地旅客消費模式也改變,由高檔商品為主漸漸轉向中檔產品。數據顯示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增幅由2009年為16.6%,持續放緩至2013年的4.3%,業界稱為“旺丁不旺財”。
對于內地旅客消費模式的轉變,里昂證券消費及博彩研究部主管余雅樂認為,此與中國經濟發展有關。他表示,內地中產人士數目增加,消費力增強。由于歐美經濟疲弱,多個國家有意放寬簽證限制,吸引內地游客,刺激旅游業相關產業。此舉相信會鼓勵更多內地旅客到歐美國家旅游,令未來港澳游的內地旅客占比將會下降,但港澳仍是內地旅客的首選旅游熱點。
除了內地旅客出游選擇增加外,普華永道亞太區及香港、內地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鄭煥然指出,內地反腐倡廉,香港奢侈品等高端商品的銷售減少。而由于內地質量安全問題,香港不少日用品成為內地游客囊中物,消費主力由高端轉向中端。
鄭煥然又表示,由于價格優勢,以前內地游客喜歡到香港購買名牌。后來租金等因素影響下,香港名牌商品價格與東南亞等其它地區比較相差不大,對內地游客的吸引力減少。
由于商鋪供應緊絀,旅游業帶動零售業持續暢旺,零售鋪位的租金在2004年至2013年期間平均上升69.4%。
除了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外,鄭煥然認為過去自由行旅客帶動下,部分品牌快速擴張,店鋪高度集中?,F時零售增長放緩,所以短期沖擊明顯。
以香港旅游旺區銅鑼灣為例,單在此地香港本地化妝品店莎莎和卓悅分別有11家和7家,金鋪周大福和周生生分別有13家和5家,店鋪高度集中。
鄭煥然指出,香港不少名牌銷售受影響,加上租金壓力,品牌去年擴張步伐已經開始減慢,今年放緩跡象更明顯,之前天價搶鋪的消息現在已經很少了。
行內人士周生生業務營運總監劉克斌證實了這一說法。他表示,今年五一黃金周,該店珠寶首飾的每張單銷售額同比錄得雙位數跌幅,金器也有單位數跌幅。銷售放緩相信會影響未來開店的部署和續租的談判,現時氣氛下,相信金鋪決定開新店時會更為謹慎。
出售化妝品為主的香港本土店莎莎,五一3日假期港澳地區整體銷售同比下跌約1%,同店銷售下跌約5%。雖然整體交易量有10%增長,但由于內地旅客消費力減弱,每宗交易平均金額跌逾10%。
過去銅鑼灣地區的護膚品店和金店擠滿了客人,但是現時客流量明顯稀薄了很多。由丁財兩旺,到旺丁不旺財,香港未來或面臨丁財兩不旺的困境。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公布內地黃金周假期的入境旅客數目,今年5月1日至3日假期間,內地旅客人次同比減少1.7%,是自2003年推出內地旅客自由行以來首次下跌。而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內地旅客數目也減少2.5%,是3年來首度下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