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部一個月促成紡織企業由江南轉移至南疆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上海干部一個月促成紡織企業由江南轉移至南疆。
從確定投資意向到工廠建成投產,最快要多久?金博紡織給出的答案是一個月。
5月底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上海援疆總指揮張仁良出差回滬匯報工作,偶遇金博建工集團董事長袁國良。得知他有意將旗下一家生產艾特萊斯綢(維族特色服飾)的服裝廠從浙江海寧遷到南疆,張仁良熱情地拋出了橄欖枝:“我們莎車縣職校的服裝專業水平不錯,可以為工廠提供成熟勞動力,巴楚縣本身就有一個紡織產業園,各方面配套相對比較齊全。”
袁國良口中的這家工廠,原本多是為一些新疆服飾企業提供代工,產品主要銷往南疆和中亞地區。雖然代工品質、質量都不錯,但始終沒有創出自己的品牌。把遷移目標瞄準南疆,不僅能有針對性地完成產業轉移,縮短從產品設計到推向市場的時間,還能促進打造自主品牌,從而利用喀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占領并擴大市場。
3天后,上海援疆指揮部產業發展組的吳棟林和孫馨領著金博的考察團出現在莎車和巴楚,并最終把目標鎖定在了后者。吳棟林告訴記者,對于考察團而言,巴楚的區位優勢他們并不陌生,因為博大集團的核心企業金博石材早些年就已在那里設立了石材產業園,但要辦紡織廠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反而擔憂當地缺乏足夠的技術工人:“既然招不到成熟的技術工,干脆就把企業當學校,讓員工邊學邊練邊生產!”
7月初,設備順利進駐,廠房建設完成。招工信息剛一發布,便引來了不少當地年輕人,“90后”小伙努爾艾力便是其中一個。進廠之前,努爾艾力是個“社會青年”,只有過幾次打零工的經歷。跟著海寧來的師傅學了幾天,努爾艾力已經能夠獨立操作起數控織機。不僅如此,努爾艾力還把新婚不久的妻子拉到了廠里,因為廠里有政策,可以為“雙職工”提供獨立宿舍一間。“如果這樣的工廠再多一些,相信很多年輕人就不會再游蕩在社會上了。”努爾艾力說。
為了讓這些新員工早日成為合格的產業工人,工廠決定將他們入職的第一個月定為學習考核期,讓他們跟著師傅邊學邊練,這期間每天有30元的補貼,一個月后大家拿出成品進行考核,擇優錄用。
28歲的古麗克孜上過大學,學過紡織,也曾在類似企業上過班。作為難得的成熟人才,除了完成流水線工作,她還要協助管理陸續招募的90多個維吾爾族員工:“剛開始幾天,有些人說不想干了,跟他們結清了工資后,他們出去轉了轉很快又回來了。因為外面有些工作雖然可以按照當地人習慣結日薪、周薪,但工作辛苦收入也低,還不穩定。這里不僅包吃包住,通過考核后每月至少還有2500元工資,光沖著這一點,很多人就看到了希望,鐵了心要留下。”
作為扎根巴楚的上海援疆干部,巴楚縣商經委副主任嚴布衣參與了金博紡織從考察到落戶再到建設投產的全過程:“巴楚縣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給金博的落戶提供了許多優惠條件。除了工人以外,工廠所用的原材料也大多取自當地。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生產、運輸成本,也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按照規劃,今后這里可以年產25萬件民族服飾,產值達5000萬元。在南疆當前較為復雜的大背景下,這樣‘雙贏’的產業轉移,應該多多益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