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百貨力爭明年盈利有60家店
萬達百貨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百貨公司,也是王健林旗下萬達商業地產的核心租戶之一。萬達商業地產正籌備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但為萬達商業地產擴張立下汗馬功勞的萬達百貨和萬達最新涉足的兒童娛樂、電商等業務一樣,被獨立于準上市公司外。
王健林也為萬達百貨設計了一個香港上市的路徑。2012年,王健林對萬達百貨的股權架構做了調整。他通過一些交易安排,為萬達百貨搭設了一個境外公司控股的架構。
記者獲悉,注冊在北京的萬達百貨有限公司在2012年10月份有過一次股權變更,從萬達集團和萬達商管控股變成由深圳迪訊實業控股。深圳迪訊實業的最終母公司是注冊于香港的迪訊投資。該公司于2012年被王健林收購,并在2012年12月更名為萬達百貨集團。
只是王健林也沒有料到,在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沖擊下,中國百貨業在過去兩年會下滑得如此之快。在去年,萬達百貨利潤增虧7%,收入只完成計劃的91%。這是萬達百貨歷史上第一次沒有完成利潤計劃,也是萬達集團旗下唯一未完成指標的公司—在全年工作會上,萬達百貨的高管們不出意料地接受了王健林嚴厲的斥責。
不僅萬達,百盛集團、金鷹商貿和銀泰商業的總裁們,也都眼巴巴看著電商和購物中心的火爆,琢磨著如何才能咸魚翻身,跟上下一波購物浪潮。這三家公司的股價都到了歷史低點,業績同比負增長。
百貨業的頹勢讓王健林開始考慮其后路了。界面新聞記者得知,在過去兩年,王健林已經在萬達廣場建筑設計做了一些不為人知安排—他讓設計部門為萬達百貨每一層都預留了兩個通向步行街的接口。萬一百貨真不行了,旋即可以將位置騰給更為合適的主力店,他說,“大不了就把萬達百貨面積砍掉一半,招其他主力店進來,并從步行街引入人流。”
對于“鐵腕”王健林來說,這是他最壞的打算,但他相信自己扳得過百貨業的黃昏。他認為萬達百貨的問題出在內部管理層上,他稱盡管線上購物快速發展,但百貨業只要調整到位,銷量和利潤依舊會滾滾而來。
為了完成上市必要的盈利目標,王健林在今年給萬達百貨下了盈利的死命令,并不惜頻繁換帥。一場萬達內部的“斷腕”變革已在王健林的策動下進展過半。去年4月走馬上任萬達百貨總經理的孫靖寰,在今年春節后不久便被免職,沈嘉穎接任萬達百貨總經理。此外,副總經理亢小燕和多名百貨店長,也因為業績問題相繼離職了。
更早之前,執掌了萬達百貨長達5年的第一任總經理丁遙離開萬達后,徹底離開了百貨業。他向界面新聞記者稱,離開這行業的理由很簡單,百貨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做商業平臺,比不上電商和購物中心;做垂直服務,比不上MUJI、ZARA、H&M、優衣庫等品牌商或者其他服務機構。
前身為萬千百貨的萬達百貨,創辦初衷是配合萬達廣場的招商和住宅銷售,支持王健林所期待的全國快速擴張。萬達商業地產招股書顯示,萬達商業地產為萬達百貨集團提供的總部及商業物業租賃及管理服務,就為萬達商業地產提供了18億人民幣的收入。
但作為萬達廣場的“重要配件”,丁遙的掣肘在于,他根本無法像其他百貨店掌門人那樣,自由選址、招商和運營。萬達廣場在全國的快速擴張,造就了一家中國規模最大百貨品牌,同時也將丁遙推向了尷尬的境地。萬達百貨一直未被業內視為常規百貨業態,因為它的盈利能力太低了。丁遙稱萬達百貨的毛利率要比行業平均水平低17%左右。
只是跑馬圈地的時代還未結束。10月31日,萬達百貨全國第90家門店將在昆明萬達廣場開業。按照王健林的拓展計劃,到今年年底,萬達百貨門店數量將超過100家。
每年要跟著萬達廣場在全國開10多家新店,一個只有五六年成長經驗的百貨企業,根本沒有這么多精力和人力應付利潤的問題。“開一間店需要投入五六千萬,萬達百貨平均每年要新開店20個。每間店大約要開滿三年才能盈利。在現有擴張速度下,現有店的盈利追不上新開店帶來的虧損。”王健林在一個內部會議上這樣解釋萬達百貨的虧損。
王健林當時稱,萬達百貨現在盈利的店有40個,虧損的店有60個,而隨著運營的成熟,明年盈利的店能夠變成60家,到后年將超過80家。
2013年,萬達百貨整體收入為154.9億元,同比增長39%,只完成調整后計劃的91%。經過一番劇烈的人事調整后,萬達百貨似乎有了起色。2014年上半年萬達百貨收入111.3億元,同比增長62%,三年來首次完成半年目標。
萬達百貨的門店規模依舊龐大。這是一把雙刃劍,攤子太大,整體調整需要很長的時間。且萬達廣場也是一個商業平臺,在某些項目中,萬達百貨反而要和萬達廣場競爭—在任期間,丁遙一直想解決,卻根本無力涉及的一個問題是:萬達百貨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近在咫尺的萬達廣場。
為此,王健林悄悄地將萬達百貨的面積縮小。萬達百貨逐漸不再是大百貨店,而瘦身成為中型百貨店,每間店鋪約15000平米,主要經營化妝品、珠寶鐘表等傳統百貨業態—避免和購物中心發生招商上的沖突。
界面新聞記者獲知,計劃于11月開業的龍巖萬達廣場、12月開業的福清萬達廣場,萬達百貨經營面積都將縮減至4個樓層。
而在北京郊區延慶縣,一個正進行設計招標的萬達廣場,已傳出已不再把萬達百貨畫入圖紙中。同時,即將砍掉萬達百貨的,或許還有東莞大朗、哈爾濱哈南、湖北十堰三地的萬達廣場項目。
曾經萬達百貨的舵手丁遙認為,萬達“砍掉”百貨,是一種尊重市場的好選擇。在商業選擇豐富的城市,百貨已經很難找到核心競爭力,“從盈利角度來思考,砍掉百貨,萬達其實還可以做得再徹底一些。”
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亦贊同萬達在一二線城市“砍掉”百貨,他認為萬達百貨的競爭力在消費能級較低的三四線城市。在消費能級越低的城市,品牌對百貨的依賴性越強。在這類城市,仍需要用百貨主力店來解決招商困難,降低開發商進場成本。
王健林寄更大希望于萬達電商的O2O建設打通線上線下渠道。他在聯手騰訊和百度,開發一套線上線下融合的“智能廣場”。在這個過程中,萬達滲透近百個城市的百貨店,就成為O2O合作中的重要資源,甚至是主導O2O發展的因素。他同時還通過收集百貨內各種大數據、增加餐飲娛樂等體驗業態的微調整改善盈利狀況。
在2014年的半年工作會上,他依舊很有底氣地提出了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萬達百貨必須完成今年252億收入,力爭明年,確保后年實現整體財務報表盈利。
王健林相信,未來萬達百貨能在香港風光上市。他甚至強調,只要他愿意,現在也可以把萬達百貨盈利的那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但目前正全力沖刺萬達商業地產和萬達院線上市的他,希望讓投資者看到萬達百貨扭虧為盈后再上市,“萬達百貨走的四年,全部在目標設計里,今年年底還有兩個月,明年就離陽光不遠了。”
但看空者依舊看空。即使是百貨業券商分析師程東都表示,已經沒有投資人想聽百貨業的故事了。程東最近開始為選錯行業而沮喪。在去年,他經常加班,為了第二天能和投資者談談百貨公司轉型的故事;而今年,他加班則是為了研究百貨業之外的其他行業了。
程東認為要把百貨公司在香港推上市很難。他特別向界面新聞記者展示了他調研時拍攝的一組照片—晚上八點,昆明一家開業已七年的著名百貨店里,從電梯口放眼看去,整整三層樓,看不到一個逛街的顧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