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上半年逆勢盈利103億 桶油成本創十年新低
在油價暴跌的覆巢之下,中國石油企業第一次將他們的國際同行甩在身后。
8月19日,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公布了其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實現油氣銷售收入663億元,同比降低29.9%;凈利潤103億元。
產量方面,上半年中海油實現油氣產量2.58億桶油當量,同比增加6.1%,資本開支356億元,同比上升6.5%。在國際油價大幅度下降、國際同行大幅度削減開支和產量的背景下,這兩項指標獲得增長殊為不易。
“今年上半年,公司無論是桶油操作成本還是桶油主要成本都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低,”中海油董事長汪東進在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下半年國際油價的情況要好于上半年,我相信我們的經營情況也將好于今年上半年。”
產量增長
“中海油上半年凈利潤為正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一位石油公司分析師告訴記者,“一方面是成本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則是產量和投資結構的調整。”
中海油CEO徐可強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在油價暴跌的情況下,中海油及時調整了投資結構和產量結構。其中,資本開支從去年計劃的850億-950億元調整至750億-850億元;產量預期則從5.2億-5.3億桶油當量調減至5.05億-5.15億桶油當量。
“這種調整主要是在低油價狀態下,低效和無效的產量。”徐可強說,“而我們需要的則是有效益的產量。”
于是,上半年中海油的國內油氣產量同比上升了11.4%,海外油氣產量則下降了3.5%,降低了位于北美的高成本油氣田——油砂和頁巖油田的產量。而如果按照上半年油氣生產的增長推算,中海油完成全年的預期指標難度并不大,甚至有可能出現超額完成的情況。
同時,在海外同行大規模進行資產減記的情況下,中海油的減記規模非常小。依據公告,中海油在今年上半年進行了34.29億元的資產減值,主要是有減值跡象的美國頁巖油資產和美國墨西哥灣的一個深水項目。
成本方面,今年上半年中海油的桶油成本從去年的29美元/桶下降至25.72美元/桶,同比出現超過11.3%的降幅,這已經是中海油連續10年實現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幅度遠超去年同期。
在成本結構中,作業費用和折舊折耗及攤銷費用成為下降最多的部分,降幅均約12%,主要原因是嚴格執行了成本管控、產量結構變化以及人民幣匯率變化等。
轉型探索
對于石油公司來說,今年上半年可謂是多重打擊。
2月份開始,疫情席卷全球,已經成為了人類歷史近百年來最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遭受了“大蕭條”以來未曾遇到的衰退。依據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2%。
而石油消費與人類的生活習慣和經濟發展程度高度相關,疫情和經濟衰退的雙重打擊,造成了自二戰以來全球最為嚴重的能源危機。國際能源署預測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下降6%,是二戰以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20年以來,布倫特和WTI油價較年內高點最大跌幅均超70%。
于是,國際石油公司們在今年上半年遭遇到了20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虧損。根據記者統計,荷蘭皇家殼牌、BP、埃克森美孚、道達爾、雪佛龍和康菲石油二季度虧損總額達536.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48億元),上半年總虧損為545.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9.72億元)。
在困境下,石油公司也在積極進行轉型的試探。以BP為例,在新任CEO陸博納上任之后,于今年宣布了一項相當激進的碳排放計劃:將在2050年,成為一家凈零的石油公司。
而中海油也在前年,開始向海上風電進軍,進行江蘇沿海海上風電開發,試水新能源。“海上風電發展比較快,國家政策也在這方面有鼓勵。”汪東進說,“海上風電與我們海上工程的優勢能力相對契合,也是我們實施低碳綠色發展的一個方面。”
汪東進表示,未來對海上風電項目投資的基本原則,是它在沒有補貼之后還是否具有經濟上的競爭力。“我們目前正在商談的項目,主要位于廣東、山東和江蘇的沿海地區。”汪東進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