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保稅交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東湖保稅交易中心昨日正式對外開放
昨日,在試運行10天之后,東湖保稅交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這是華中首家保稅展示交易中心,位于武漢東南郊的東湖綜合保稅區內。
上午9時,交易中心尚未開門,門口就已經聚集了從三鎮開車前來“掃貨”的市民。記者發現,不少人目的性很強,有的專為買GUCCI、PRADA包包而來,有的則是為了給孩子買奶粉。開門后,上千名顧客涌入交易中心,把一樓大廳擠得水泄不通,七八個收銀臺面前排起了長隊。
交易中心的商品處于保稅狀態,從國外直接運抵武漢入關,省去許多中間環節,因此,這家“國際超市”的商品價格,要比市面上便宜不少。比如,在市面上接近80元一斤的車厘子,這里只賣40多元,便宜接近一半。不到中午12時,倉庫貨架上的車厘子、藍莓等“洋水果”,就被一搶而空。
據介紹,交易中心展示品種包括紅酒、母嬰用品、保健品、奢侈品、生鮮等,有6000多種,來自歐美、日韓、東南亞、澳洲等33個國家和地區,包括200個國際一二線品牌。
“賣得最好的是母嬰商品,如進口奶粉、尿不濕,還有就是水果,這些產品常常賣斷貨。”交易中心總經理吳軼斌介紹。
本月15日,交易中心試運行,截至昨日,試運行10天,東湖保稅交易中心平均每天人流量超過3000人,周末高峰期達到8000人,總銷售量超過1萬件,銷售額突破120萬元。
“15日第一天試營業的時候,銷售額只有3600元,過了幾天,就接近40萬元,增長十分迅猛。目前只開放了一樓,不久后,我們將把2樓—5樓全部開放,并引進國外的米其林餐廳。”吳軼斌表示。
東湖綜保區明年推進22項先行先試工作
今年1—11月,東湖綜保區已累計進出口貨總值達35.7億美元,其中出口10.5億元,增長高達760%。
“出口產品中,貴金屬產品占了大頭,如黃金、珠寶、首飾,超過50%,還有就是芯片之類的科技產品。”綜保區海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作為武漢申報內陸自貿區的核心組成部分、先行先試的主體,東湖綜保區于去年6月正式封關運行,累計入駐項目70多個,包括加工制造、跨境電商、商品交易等,保稅交易展示中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項目。
2015年,綜保區將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等重大機遇,推進22項先行先試工作,包括開展保稅維修檢測、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保稅監管、快驗快放的檢驗檢疫監管、倉儲企業聯網監管等,并向國家爭取貿易多元化等更多試點政策。
另外,綜保區還將鼓勵和支持國際化企業“走進來”,在綜保區形成進口醫藥、進口消費品、進口高端產品、進口整車等分撥中心,形成中西部外向型經濟“大進大出”的樞紐。
明年,綜保區還將列支不少于1.1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支持開放型經濟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