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今年將持續爆發 向三四線城市挖掘商機
商業地產依然是2015年行業風口上高高飛起的那只豬。根據統計,去年在國內20大城市中,新增購物中心總體量達到850萬平方米,今年這一數字將持續刷新。在業界看來,與數量的激增相比,欠缺專業運營仍是商業地產開發商的痛點,這也讓很多項目以虎頭蛇尾收場。
在過去兩年中,中國購物中心以每年開業近400家的速度高速增長。截至去年底,已開業購物中心超過3500家,今年還將有500多家的增量。
德勤中國消費行業主管合伙人龍永雄表示,在2014-2016年間,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最大的20個城市中,中國城市占據13席。上海、成都和深圳位列三甲,在建面積分別為330萬平方米、320萬平方米和260萬平方米。
德勤方面預計,至2025年將有7000家新購物中心建成開業,中國各類購物中心總數超過1萬家。德勤調研中發現,大部分受訪的地產開發商認為,商業地產相對于住宅地產更具投資前景。不過,近半數受訪者也認同商業地產面臨總量過剩結構性稀缺的問題,投資有待結構性調整。
《50家巨頭集團2014-2015年開業商業項目》統計中顯示,50大集團新增項目總數約為100家,其中萬達以26個計劃新開項目居于榜首,其次為銀泰、永旺、華潤、金鷹。
在百貨主業低迷時期,王府井百貨、茂業、銀泰、百聯集團等也均加入購物中心開發隊列。新增項目中,奧特萊斯也成為熱門開發業態,佛羅倫薩小鎮、百聯奧萊、奕歐來、砂之船等專業機構均加快了項目發展。
隨著開發熱潮的不斷高漲,商業地產開發商不再只衷情一二線城市的商業項目開發,已向三四線城市挖掘商機。城鎮化加速、拿地成本低、市場未飽和是催熱三四線城市商業地產開發熱的主要原因。
在業內專家看來,雖然部分三四線城市拿地成本僅為一二線城市的1/3左右,但激活城市商業并不容易。從開發商角度來看,中小型開發商及民企為主要開發主體,看重資金回流周期,多以散售商鋪方式,對項目整體有一定傷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