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堂商場在京一年連關4店
近年來眾多內外資百貨商場均陷入關店潮。北京市場僅2013年停業的就有王府井洋華堂勁松店、貴友大廈方莊店、三利百貨等。而繼近期英國知名零售商馬莎百貨宣布關閉上海大區5家門店后不久,與全球最大便利店7-Eleven同屬一家母公司的北京華堂旗下的華堂商場右安門店也宣布將于2015年4月1日起停止營業。
事實上,早在2月28日,華堂商場右安門店就在店門口貼出了關店公告,“我們抱歉地通知您,由于公司經營結構調整的原因,華堂商場右安門店將于2015年4月1日起停止營業。但2015年3月31日晚之前商場仍正常營業,各項設備設施處于正常運轉狀態,敬請大家安心購物?!?/p>
“關閉門店是因為常年虧損”,華堂商場有關負責人昨天向記者確認,該店開張7年來一直虧損。
據了解,這也是華堂商場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關閉的第四家門店。去年4月底,華堂關閉了北京望京店,9月北苑店關閉;12月1日,西直門店關閉。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關店的原因都是長期虧損,虧損的原因則是多方面的,而商場未能及時滿足顧客需求是關店的首要原因。此次關店后,華堂商場在北京的門店數縮減至5家,包括十里堡店、亞運村店、三里屯店、豐臺北路店、大興店。
“從集團給到我們這個層面的信息來看,右安門店是公司在北京關閉的最后一家門店”,上述負責人表示,未來公司將加大投資,對現有的門店進行整體改造升級,為今后在京長遠發展做好前期準備。但對于具體投入規模,其表示不方便透露,只是稱對商品組合、賣場布局等都要進行調整,同時也會開發餐飲、美容美發等業態。
在這之前,華堂商場在北京開出的最新門店是位于世茂百貨地下一層的“食品館”,該店是在專營進口高端食品超市業態上試水。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整體銷售趨勢不錯,如果能夠獲得成功,未來公司也會考慮在“食品館”模式上加大力度。
據了解,華堂商場的股東有伊藤洋華堂、中糖集團、伊藤忠株式會社、伊藤忠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
“百貨商場陷入關店潮有共性和個性的原因”,北京志起未來營銷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表示,從共性來看,首先是電子商務對傳統百貨門店的沖擊越來越大,對消費者的分流作用越來越明顯;另外,百貨業態愈發沒有競爭力,如在消費體驗上不如購物中心業態,在便利性上不如便利店,百貨業態在夾縫中生存,日子肯定越來越不好過;還有就是前幾年百貨業態發展過度,很多企業都在擴張,但實際上行業蛋糕沒那么大,也導致今天的閉店潮。
有信息顯示,將有更多的百貨業態在今年繼續關店。今年年初,有消息稱,即便是背靠著資金雄厚的萬達集團,萬達百貨也熬不下去了,確定關閉10家經營不佳的門店,并打算壓縮20多家百貨樓層。
就在3月2日,英國瑪莎百貨再度明確表示,將關閉大上海區5家門店并裁員。值得注意的是,要關閉的門店中4家位于萬達廣場內。這4家萬達店,開業時間主要集中在2011年-2012年,這也是瑪莎2008年進入中國后快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亦是萬達廣場兇猛開店高峰期。
瑪莎百貨于1月份公布的業績數據顯示,由于假日季期間訂單履行能力不足,其第三財季業績惡化,包括服飾、家居用品和圣誕商品的一般商品部門同店銷售大跌5.8%,遠遠超過市場預期的2%-3%,連續14個季度出現下跌。
其實即便有些百貨門店還在經營,但業績也是很難看。曾敗走京城的法國商業巨頭老佛爺百貨重返京城后仍然水土不服,虧損面繼續擴大。大眾點評春節期間推出的年味地圖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消費者最喜歡的休閑娛樂項目是逛街購物,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逛街購物的場所前三名均無百貨商場。如北京最火的場所是薈聚西紅門購物中心、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地壇廟會。
迷茫中的百貨業該何去何從?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百貨業態至今有110多年的歷史了,北京上個世紀80年代還僅有4家,為王府井百貨、西單商場、東安市場、隆福大廈,那時是開一家火一家,后來開到了100家,同質化嚴重,百貨業也進入沒落期。
“2013年到2014年,大型傳統百貨關店53家”,洪濤告訴記者,關店其實也是在轉型,傳統百貨已無發展空間,未來必須朝購物中心化、專業店化、超市加百貨化方向發展,增加餐飲、休閑娛樂等體驗性服務,同時,企業還應研究微博、微信、微店營銷,向智能店化轉型;另外,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店,以O2O模式擴張也是未來趨勢之一。
華堂商場撤出北苑后,曾經的戰略合作伙伴陽光新業物色到新的同伴。記者了解到,原北苑華堂已被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拿下。這家公司計劃投入資金將物業改造為寫字樓,并引入兩層餐飲作為配套。
也許是華堂商場的離開,為北苑地區的商業敲響了警鐘。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華堂北苑店的“接盤者”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擊敗了麥肯錫團隊標得該地,但這家企業并沒有做商業項目的考慮。目前,可以明確的一層以上部分改造為寫字樓,一層以及地下部分做餐飲配套。上述人士表示,寫字樓部分為散租還在尋覓招租企業。對于一層以下配套部分,該團隊已考察了多家購物中心的餐飲業態,計劃引入時尚等餐飲。
2009年9月16日,華堂北苑店試營業,9月25日進入正式營業階段。去年8月31日,華堂商場結束了在北苑地區的五年經營。在華堂商場時期,曾有康師傅私房牛肉面、肯德基、味多美等底商。隨著華堂商場的離開這些品牌也全部撤離。陽光新業方面曾表示,雖然與北京華堂商場一直有不錯的合作關系,但從收益角度來看,合作并不劃算。收回北苑店后,陽光新業收益會比原來更好。
不過,對于扮演“二房東”角色的接盤者來說,想有好的收益難度不小。記者了解到,華堂北苑店是陽光新業為其量身打造的商業項目,該項目形態不符合公司業態發展形態,所以陽光新業沒有打算自持。如果轉型寫字樓,接盤者需要投入資金對樓體改造。同時,地處北五環以外,在餐飲配套與寫字樓招租中并不容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