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港進入全面提質增效新階段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兩艘26萬噸散礦船相繼靠泊大連港,開啟了今年在中國混礦作業的序幕。今年一季度,大連港礦石碼頭不斷出新:首次實現到港礦石的外貿出口和國際中轉,在全國第一個獲批鐵礦石期貨保稅交割業務。盡管“成績單”上的同比增幅并不搶眼,卻正符合今年新的考核要求:重視吞吐量,不唯吞吐量,告別“數量優先”的老標準,進入全面提質增效新階段。
在發展初期,“快進模式”更易實現規模經濟,但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競爭優勢被市場重新定義,“以吞吐論英雄”的發展模式逐漸陷入困境。對經濟運行更為敏感的港口,可能感觸更深。正是因為如此,大連港集團幾年前就已謀劃深度轉型。
2013年,大連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標準箱大關。之后,吞吐量指標連續兩年未設高增幅。與此同時,考核權重向“計費吞吐量”傾斜。主動調速的用意就是傳遞發展新思路:不唯吞吐量,放棄“速度情結”,通過提質增效,為可持續發展贏得空間。
今年1月,13艘VLCC超大型油輪靠泊大連港油品碼頭,作業人員用高效作業接連刷新保持多年的月度生產紀錄。利用集裝箱供應鏈服務優勢,一季度高效新辟7條航線。礦石碼頭“零損耗”品牌在業內牢牢站穩腳跟。通過“金融+物流”的創新試驗,大連港集團汽車貿易在過去三年走出了一波超高行情,三年貿易收入翻了十多倍。近幾年,大連港集團通過增值物流、貿易興港、資本運營、港城聯動,為發展找到了新動力。
財務報表最能說明發展的“含金量”。較十二五初期,2014年大連港集團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總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了31%、58%、149%、156%、200%。在以往傳統裝卸收入占據半壁江山的情況下,如今港口貿易收入占比已超過三成。收入結構變化顯示大連港集團已初步完成轉型升級,走上了科學、集約、高效的發展軌道。
由數量優先向質量優先轉變,由速度優先向素質優先轉變,由自我發展向港城一體化發展轉變,由簡單的生產能力擴張向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轉變,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今年,大連港集團用“五個轉變”明確:轉型將從摸著石頭過河進入“深水區”,要通過做好“加減乘除”,從單點的“升級試驗”進入到全面“提質增效”的新階段。
“加”就是豐富產品種類,創新盈利模式,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減”就是全面實施全員成本管理,建立有效的虧損企業治理機制和退出機制;“乘”就是通過新模式、新業態、新市場、新策劃,發揮資本和資源杠桿效應和倍數效應;“除”就是要擴大分子,縮小分母,將計費吞吐量、勞動生產率、凈資產收益率和投資回報率納入考核體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