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萬達戰略聯手重塑商業地產新模式
萬達與蘇寧合作,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厘清了商業地產企業與零售企業的關系。即在商業地產存量運營時代,商業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是銷售商鋪、提高商鋪售價,也不是發展線上消費,而是要做好招商和配套,并以適宜的租金為零售商提供服務。而零售商不需要自建商業地產,而是在做好線下消費和體驗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整合線下流量,更好地發展線上商業,最終提高消費者的福利水平,最終實現二者的共贏。
對于蘇寧來說,在互聯網時代,掌握更多線下流量入口、不斷擴大流量規模,是競爭勝出的“法寶”。若按照原計劃,蘇寧只能依賴旗下地產企業——蘇寧置業不斷建設蘇寧廣場和生活廣場,或者開連鎖門店。但是,在商業地產供應過剩后,新上商業地產項目對流量貢獻越來越小,而在別的商業中心開店卻面臨租金高企、蠶食薄利的問題。但在萬達廣場開店,不僅租金成本超低,還可以吸收萬達廣場海量的線下消費流量,這是蘇寧整合線下流量,并實現線下和線上協同發展的捷徑。
對于此次“蘇萬合作”,雙方的掌門人——王健林和張近東均以“協同互補”和“互利共贏”來稱贊合作前景。在萬達“輕資產”轉型新四大支柱(商業、金融、文化和電子商務)中,商業排在第一位。作為全國商業地產航母(今年底將成為全球最大),手握2500萬平米商業面積,萬達廣場2015年的客流量將達到20億人次、2020年將達到100億人次,做強商業經營再正常不過了。
根據王健林的《萬達哲學》所描述,萬達模式的核心是,在一二線城市次中心和三四線城市中心超低價拿地,通過“訂單商業”來實現滿鋪開業,打造城市“新中心”,從而提高區域物業銷售溢價,最終實現“以售養租”。總結一句,萬達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短期內完善區域配套,讓一塊不毛之地變得有價值,這與商業地產經營能力是兩回事。
在告別“跑馬圈地”進入商業地產運營時,萬達一方面要提高存量商業物業面積的運營水平,即讓100多個萬達廣場、2500萬平米商業面積“旺起來”;另一方面要應對互聯網的沖擊,積極向線上商業(O2O)轉型。先看前者,顯然,“訂單商業”下為銷售物業(包括住宅和出售的商鋪)做“賣點”的百貨、KTV,以及看重增值而非經營的商家,在存量和商業過剩時代都是低效的商業,需要徹底改造,甚至是騰籠換鳥。
今年,萬達閃電式地關掉百貨、KTV,就是為了剔除低效商業。同時,受互聯網沖擊最大的就是商業零售業,如何提升線下體驗是零售商存活和發展的唯一途徑。在這方面,蘇寧做得最好。從線下電器銷售起家的蘇寧,目前是擁有1637家實體店,涵蓋家電、3C、母嬰、百貨、超市、服裝等全渠道、全品類的全國最大零售商。蘇寧在全國292個城市,以及港澳和日本建立了包括蘇寧廣場、生活廣場、連鎖門店在內的1637家線下多層次的消費體驗中心。因此,萬達廣場引入蘇寧,除了提高商鋪經營能力外,學習蘇寧如何滿足消費者線下體驗需求也是重點。
再看應對互聯網沖擊,線下體驗做好了,向線上轉型水到渠成。蘇寧的線上平臺——蘇寧易購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目前,蘇寧易購位居國內電商平臺第三名。2015年上半年,蘇寧線上平臺商品交易額達181.67億元,同比增長105%。
但是,互聯網講究先入為主(掌握流量入口)和規模效應(流量為王)。一般規律是,先入為主后固化消費習慣并逐步壯大消費群體,通過互聯網傳播效應和商品豐富度形成流量的規模效應,最終成為行業龍頭。無論是線上龍頭(天貓、京東、唯品會),還是由線下成功延伸到線上的零售商(蘇寧、國美),都是若干年前在這一規律下成為龍頭的。
萬達已經錯過了“頭啖湯”,要擠入線上并成為商業龍頭太難了。萬達擁有線下最大流量入口,但萬達廣場充其量是消費者線下選擇的重點,而消費者若線上消費的話,更便利、種類更豐富和性價比更高的渠道太多。此外,萬達整合流量入口也很難,因為在轉型壓力下,其他商業地產企業(如大悅城、世貿廣場、萬象城等)也在這么做。更甚者,被寄予厚望的萬達電商——飛凡網,連萬達旗下的萬達院線APP也整合不了,因為后者屬于上市公司高估值的核心資產。
因此,萬達只能犧牲掉自己的商業消費流量,助推蘇寧不斷擴大和鞏固線上商業龍頭的地位。同時,在錯位發展的前提下,萬達其余三大支柱可以分享蘇寧整合后的線下和線上流量,比如在線理財和眾籌、在線旅游、院線、電子商務等。在個性化、差異化和體驗式的消費時代,線下和線上是皮和毛的關系,線下消費流量最大化整合后,將與線上消費形成良性循環,這也是挖掘消費者其他需求的基礎,也將助推萬達壯大其他三大支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