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紡織“跨界”轉型 “借腦”邁向行業高端
河北老紡織“跨界”轉型,毛巾床單變環保用紡織品。記得十年前,蘇億位常對著停擺的織機發愁:庫房里滯銷的毛巾堆積如山,恢復生產遙遙無期。
現如今,蘇億位面對轟鳴的織機仍在“發愁”:產能幾經擴容,產品仍供不應求。
同樣是經編機、捻線機,工人大多還是老面孔……蘇億位位于靈壽縣的河北益康針棉織有限公司為何重煥新生?
織機還是織機,卻不見傳統的毛巾布料——11月6日,記者在生產線上很直觀地找到了答案。
“這批價值500萬元的辮帶式水處理填料,是要發往內蒙古的?!碧K億位說,嚴格意義上講,自己的企業不再屬于棉紡行業,而應歸為節能環保產業范疇。
一次開腦洞,讓作為公司董事長的蘇億位原地起跳,轉瞬挪移,駛入新藍海。
“跨界”,老紡織就地轉型
“只有毛巾、床單這些大路貨的紡織廠,日子早就很難過了?!碧K億位回憶,另一方面壓力還來自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標準。
紡織廠不僅是用水大戶,更是排污大戶。為了達標,即便是中小企業,新增污水預處理設施的平均投資也不低于2000萬元,此外還要增加占地面積30%。
一邊是綜合成本大漲致利潤下滑,一邊又是環保緊箍咒越念越緊。
“不轉型,肯定沒有出路。但如果轉到全新行業,既無產業基礎,也無人才技術,原有上億元的成套設備就得全部變賣,幾千工人就要失業?!?/p>
不轉,等死;轉,找死!兩難中的蘇億位在苦苦探尋。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出國參加展會時發現,德國等發達國家企業用一種化學纖維制成的特殊材料,處理污水效果非常好。紡織企業介入環保產業,蘇億位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可惜由于涉及技術秘密,參展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自然卷曲呈螺旋管狀,管外附著數以萬計的毛圈?!被貒?,蘇億位對那種辮子狀白色纖維念念不忘。
面對著帶回的樣品,他帶領技術員從化學成分到紡織結構進行解剖分析:“這不就是個紡織品嗎?能不能就用原來的經編機、捻線機,生產這種用于污水處理的紡織品?”
蘇億位和技術團隊對現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經過兩年上百次的試驗,他們研制成功張力器及特殊裝置,不但使化學纖維質地均勻、張力均一,還使產品結構更適合污水處理的需要。最令蘇億位振奮的是,機械化規模生產得以實現。
2000年,辮帶式水處理填料生產線正式投產。生產出的纖維填料投放到污水中,就像一根根水草,成為污水處理廠利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和厭氧發酵法處理廢水的最佳生物載體。這一產品開創了國內紡織品用于污水處理的先河。
還是原來的紡織廠,還是原來的工人班底。一項新產品、新技術的突破,讓企業成功“跨界”,闖入了以往從未企及的環保領域。
“根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預測,2015年國內環保用紡織品市場需求量在2000億元以上?!痹谑袌龅膸酉拢@家老紡織廠又陸續研發出幾十種新型紡織填料,廣泛應用在城鎮污水及印染、紡織、化工、焦化等有機工業廢水處理中。
在靈壽縣經濟開發區,當大小幾十家紡織企業都已陷入停產半停產狀態時,蘇億位的企業卻以20%—30%的速度持續增長3年,生產始終保持滿負荷。
“借腦”,邁向行業高端
雖然走過了最艱難的轉型初期,但蘇億位絲毫不敢松懈。
“相比傳統紡織業,環境治理涉及化工、新材料、工業設計等多個領域,如果沒有技術支撐,一旦其他企業蜂擁而至,仍會像傳統紡織業一樣,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潭。”蘇億位說。
要想在新藍海里“游到前邊”,需要確保創新的持續動力。
從2008年開始,益康每年投入不低于總收入10%的資金作為研發經費,引進技術、借智借力,先后聘請世界水委會終身院士王寶貞等專家擔任技術顧問。此外,還與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國家能源新材料技術研發中心合作,建立生物填料和產業用紡織品兩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建立自己的技術隊伍,是實現企業持續創新的保障?!碧K億位把目光轉向國內重點高校。企業先后與四川大學、同濟大學等幾十所國內高校結成技術聯盟,每年輸送2-3名技術骨干到這些專業院校進修,并在企業內部建立重大項目專家咨詢制度和技術研發獎補制度。
在新建的年產5000噸超細纖維生產線上,一卷卷纖維濾料如流水般淌出。
“這是一種超細纖維?!碧K億位用手托起一層濾料講解道,“這種面料孔徑小,可以用作制造除塵濾袋,能夠用于水泥、鋼鐵、玻璃等企業高溫、強酸環境下的粉塵處理,除塵效果能達到99%。”
“設備基本還是原來的針刺機,但技術含量大大提高。”蘇億位驕傲地說,由于引入水刺技術等,以往面料孔徑大、顆粒物漏網率高、使用壽命低的缺陷得以克服。
像這樣的創新還在河北益康不斷持續。截至目前,企業已開發各類環保用紡織新產品300余項,填補國內空白6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30多項。
總投資20億元、占地400畝的環保科技園正在緊張建設,河北益康的子公司也正在抓緊籌備掛牌上市。從靈壽縣土生土長的傳統紡織老廠,一躍成為國內治污除塵領域的“領頭羊”,河北益康再次起航,迎接資本市場的新浪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