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纖工業協會首批取得“身份證”
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民政部在社會組織服務大廳舉行了全國性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登記證書首發儀式,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和民政部黨組成員、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詹成付出席儀式并頒發證書。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同神華公益基金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在首發儀式上獲得加載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新版社會組織登記證書,標志其成為首批取得全國統一18位數字“身份證號”的全國性社會組織。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作為全國社會團體信用代碼證三證合一第一家,由端小平會長代表化纖協會接受了新的登記證書。端小平指出,首批獲此殊榮很榮幸,對化纖協會是鞭策。而且,協會同政府機構一樣,都要把服務放在第一位。
此外,端小平還表示,三證合一省時、省力、省錢,通過輸入18位數字的“身份證”就能查到化纖協會的背景資料,增加了企業對協會的信任度,協會也能更好地宣傳自己,為行業、為社會服務。
“首發選擇的社會團體都是各行業的代表。”顧朝曦強調,實施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將使社會組織“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變成現實。統一代碼制度實施后,將原來成立社會組織必須辦理的法人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等證書,整合為民政部門核發的加載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登記證書,簡化了辦事手續,節省了社會組織時間和費用,將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通過加強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的數字化管理,打破“信息孤島”問題,將促進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的交換共享,為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創造條件。
顧朝曦指出,按照《國務院關于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要求,民政部于2015年12月18日召開了全國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實施啟動會議,各地從今年1月1日起陸續為新登社會組織頒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新版登記證書,對存量社會組織逐步有序進行碼證轉換。
目前,上海、寧波等地已經完成全部存量社會組織賦碼工作,上海已于1月1日頒發出12張新證書,推動各級登記管理機關以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為契機,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手段,加快社會組織信用體系建設,創新監管和服務模式,推進社會組織改革發展。
此外,首發儀式上,社會組織登記服務微信公眾號同時上線開通。這是民政部社會組織服務大廳以“一證一碼”換證工作為契機,著力打造的社會組織登記服務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