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要開到1萬家店 實力不容小覷
在線下零售低迷的背景下,拉夏貝爾依靠多品牌的運作模式,與店鋪員工實行合伙人制度,堅持適合自己的直營模式,打破線上與線下的邊界,試圖走出屬于自己的“快時尚”……
為了進一步豐富品牌線,就在2015年上半年,拉夏貝爾還收購了電商品牌七格格和克沃克男裝品牌。
當然,多品牌運作模式為拉夏貝爾零售渠道的拓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不僅豐富了其渠道資源,增加了百貨店鋪談判籌碼,同時也可以發揮供應鏈管理上的協同效應。
去年12月,拉夏貝爾擬登陸上交所。2014年在港股募集到22億港元后,時隔不到半年,拉夏貝爾重回A股。其計劃募集資金16.4億元,其中15.6億元用于網點建設,8000萬元用于信息化平臺的搭建。
按照這一計劃,未來三年內,拉夏貝爾將在現有7147家零售網點的基礎上,再擴大約3000個直營網點。這一募投計劃一旦完成,拉夏貝爾全國店鋪網點數量將超過10000家。這將是服裝行業一個驚人的店鋪數字。
根據對標多家知名的服飾企業品牌運營,眾多企業均采取多品牌運作模式,以降低單一品牌運作風險,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所有的品牌架構均涵蓋了女裝、男裝及童裝市場。當然,拉夏貝爾也不例外。
盡管早年主要運作旗下La Chapelle和Puella這兩個女裝品牌,但自2010年上半年獲得多輪風險資金后,拉夏貝爾顯然加大了多品牌開發的力度。其先后推出了7.Modifier和La Babite女裝品牌,Vougeek、POTE等男裝品牌,以及La Chapelle Kids童裝品牌。同時,還推出了全產品覆蓋的快時尚品牌UlifeStyle。
如2015年上半年,7.Modifier、La Babite、Vougeek 、POTE 、La Chapelle Kids、UlifeStyle等零售店鋪凈增加數量貢獻了店鋪合計凈增加數量的51.26%。
但隨著品牌的增多,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管理體系搭建的要求都越來越高。運營成本會大幅增加,品牌管理也會導致錯位,同時容易產生內耗。這種現象讓人感到似曾相識。
拉夏貝爾店鋪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就是對店鋪人員采取合伙人制度,該店鋪的合伙人根據店鋪業績參與分享企業經營成果。這種合伙人制度的設計與原來傳統的考核模式比較,兩者對原有人員的激勵和薪酬差距形成巨大的落差。
傳統服裝企業的店鋪考核,員工報酬計算主要有兩部分構成:固定工資及傭金(也就是所謂的提成)。這種激勵形式在短期內可以促進人員的效率,但很容易形成激勵的天花板,在達到一定的效果后,很難繼續發揮激勵效用。
對零售店鋪而言,可采取獨立核算形式,也因此國內很多零售企業均采取了獨立核算、利潤共享的考核模式。如胖東來、永輝超市的合伙人機制,以及華潤萬家的“生鮮合伙人”機制等。
其次,在傳統的店鋪考核形式上,店長和店員之間因為利益不一致,容易形成管理與執行兩張皮。這時,拉夏貝爾為了培養團隊作戰能力,實行店長和店員共同分享店鋪所得的薪金總額的制度,使得店長和店員之間形成的利益共同體得到強化。
第三,一般傳統店鋪的店長只關心業績,但是很少考慮整體經營,如營銷、導購、成本控制等。而在拉夏貝爾的合伙人機制下,店鋪經營人員需要考慮整體的店鋪經營活動,讓店鋪成為自主經營管理中心,以實現績效的最大化。
用拉夏貝爾副總裁王勇的話說,“此制度解決了一系列經營管理方面的瓶頸,包括員工離職率下降、商品周轉加快和顧客服務體驗大幅上升等,對提升公司整體銷售業績大有幫助。”
截至2015年6月,拉夏貝爾試點零售店鋪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率比非合伙人店鋪約高5%。顯然,拉夏貝爾店鋪合伙人機制是成功的,但不管哪種形式的機制設計,店鋪合伙人機制的設計應是零售店鋪未來的主流模式和重要方向,合伙人制度能夠讓員工意識到自己是企業真正的主人。
當然,合伙人機制更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制度設計和執行層面考慮不周,就容易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同時,設計合伙人機制不能僅以激勵和利益捆綁為主,還需要企業建立配套的組織文化,培養出志同道合、理念一致的員工。否則,僅有利益捆綁的合伙人制度,也難以持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