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服裝品牌降價 是否吸引更多顧客還需檢驗
在最近,零售市場面臨著低迷境況,很多品牌都紛紛選擇降價來吸引顧客,有許多的平價平拍也開始降價,但是能否吸引更多顧客仍需要時間去檢驗。
在消費低迷、零售市場疲軟的今天,下調定價已不再局限于奢侈大牌,部分高街、快時尚平價品牌也加入了降價的隊伍。日前,西班牙高街時尚品牌Mango母公司Mango MNG Holding宣布旗下休閑系列降價,無印良品也與年初開啟新一輪實為降價的“新定價”。業內專家認為,除了大環境影響,年輕人更看重性價比的消費觀也是促使平價品牌降價的主因之一。不過,降價能否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還有待市場驗證。
價格、定位下調成普遍現象
Mango MNG Holding方面表示,此番降價旨在為年輕人提供可負擔得起的高質量、時髦產品。公開資料顯示,這并不是該公司首次實施降價策略。2013年,Mango MNG Holding將產品價格下調了20%,以拉近與ZARA的距離,并推出“大賣場”的概念。
無獨有偶,無印良品繼去年8月進行實為降價的“新定價”,又在去年12月和今年初啟動兩次“新定價”。無印良品在其微信公眾號表示,新定價是為了讓更多的顧客,用更優惠、更貼心的價格選購無印良品的商品。其通過降低關稅、更高效的庫存管理、生產規模的擴大等方式,可以提供更多“有理由的便宜”的豐富商品。
除了正兒八經地下調價格,各大快時尚品牌還通過多輪打折降低服裝的售價。除了“雙11”、“雙12”、“三八節”等人為制造的購物節之外,品牌還會在換季或上新期間,對部分商品進行打折促銷。經常逛優衣庫、無印良品的顧客不難發現,門店經常有限時特惠活動,ZARA、H&M等打折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有的服裝品牌還推出內購會,用低于5折的優惠吸引消費者。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今定位下調在服裝業已成普遍現象。奢侈品集團大力發展副線的輕奢品牌,輕奢品牌往高街的方向走,像Mango這樣的高街品牌似乎要通過降價變身快時尚,而一些國際快時尚品牌也推出更便宜的系列,搶國內低價服裝的市場份額。
降價能否生效有待檢驗
某快時尚品牌相關負責人認為,平價品牌降價是近兩年零售行業下調價格的一個縮影。一方面全球消費市場疲軟,服裝業零售環境受到較大影響。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今年前2個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5.5%,增速較2015年同期下降11.9個百分點;另一方面,隨著時尚觀念的培養和普及,年輕人的消費觀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不再盲目追求昂貴的大牌,購物更看重個性和性價比。
時尚穿搭應用“花生米”CEO、服裝業資深從業人士黃智文表示,平價服裝品牌之所以降價,既有被動的原因,也有主動的調整。如今設計師原創品牌、買手品牌以及一些綜合品牌店都會采取下調的價格策略,吸引顧客購買。面對這種現象,傳統快時尚品牌反應會更快,被動地在價格上做出調整。
此外,電商已成為85后、90后甚至95后的主要消費渠道。電商平臺的傭金與運營成本比實體店略低,這就有了主動把優惠回饋給顧客的空間。一些品牌看到了這個空間,或者其在原材料或供應鏈等方面如果有新的讓利空間,也會主動表現在價格方面,比較突出的就是優衣庫。
“平價品牌最終能否通過降價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最終要通過成交量、轉化率等數字來檢驗。”黃智文認為,平價品牌應該回歸基本面,做好產品和服務,為用戶輸出有競爭力的體驗和價值,并針對年輕消費群建立新的價值認知。同時,基于移動互聯的趨勢,平價品牌應將整個業務體系數字化,而非僅僅做一些數字營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