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品牌繼續開發中國市場 上季度業績驚人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地方,人口數量大,吸引了眾多的商家的木管,如今,各快時尚品牌將繼續開發中國市場,上年度的業績喜人。
不久前,H&M在廣州開設的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旗艦店于天環Parc Central開門迎客。作為華南第一商圈——天河商圈的新晉成員,天環被稱為天河路收官之作。隨著它的開業,一大批快時尚及潮牌紛紛搶攤入駐,部分品牌還是首次入穗。
近日,H&M大中華區總經理Magnus Olsson接受了南都記者的采訪。據他介紹,H&M中國大陸地區2015財年一共開了73家新店,銷售額增長16%,增速高于2014年的預期。預計今年還保持這樣的開店速度。
同一商圈布點,定位有差異
除了H&M將最重要的旗艦店放在這里外,Inditex集團旗下的品牌ZARA、Massimo Dutti也手拉手進了天環。GAP集團旗下的GAP、Old Navy,I.T集團旗下的izzue、b+ab、5cm、Aape、Chocoolate、Camper也都一個不落。廣州第一家Adidas Women也選在這里。另外還能看到Adidas Originals、Lacoste、G Star Raw、Columbia、New Balance、Vans、Beanpole、FILA、The North Face、Under Armou等品牌。
“別的品牌不好評價,但以H&M為例,我們對于中國市場或者這個行業是比較樂觀的,因為我們看到各地的消費者對于H&M還有很大的需求,希望H&M可以在各地開店。”Magnus Olsson表示,H&M選址主要考慮三個因素:“一個是當地消費者的客流問題——對于H&M產品的需求是否足夠大到可以開店;其次是我們在當地是不是擁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第三就是這個商場或者是物業能不能給到我們非常好的商業條件,可以有利于我們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他表示,對于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H&M一直沒有擔心。“在重要的商圈里較高密度地開店,這樣的情況在全球其他許多國家都出現過,而且結果顯示都沒有出現同質化競爭的問題。”
另外,他認為,正佳廣場與天環廣場擁有不同的客群,因此在天環旗艦店的設計上,從產品的布局或者分類來看,會比正佳提供更多空間、更多產品。南都記者走訪了天河商圈發現,即使是同一個品牌,在不同購物中心門店,其設計和產品供應方面確實也存在著一些差異。比如天環的ZARA,設有童裝,彌補了天河路上其他兩家ZARA的童裝空白。H&M也是,童裝的比例非常大,品類也很豐富,年齡段從剛出生到青少年的服裝都有。又如正佳廣場已經籠絡了一批運動品牌,那么天環就開了一家針對女性的Adidas Women.
在中國市場保持擴張勢頭
據Magnus Olsson介紹,H&M中國大陸地區2015財年一共開了73家新店,銷售額按當地貨幣計算相比2014財年增長16%.這個增長速度其實是高于2014年的預期,而且開新店的量跟往年相比,也是最多的。這些新店主要開在了一二線城市。談到今年的發展計劃,Magnus Olsson透露:“開店計劃跟往年大致保持相同,還是在全國均衡地發展。如果說略微不同的話,今年三線城市可能會增多。”
Magnus Olsson表示,H&M自從2007年進入中國以來,擴張速度一直非常快。因此對于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員工人數超過8000人,大中華地區員工人數超過10000人。而據他透露,H&M計劃于2016年在大中華區招募7000多個崗位。“目前已經開始的名為‘在這里,我可以’的大型人才招募活動,要招募到大約1500-2000位人才。”據他介紹,這次招募的主要對象是基于門店的員工,可以是銷售顧問、視覺陳列師,甚至是門店的部門經理或者店鋪經理等職位。
Magnus Olsson坦承,大規模招募人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公司的擴張需求,“新招募的員工會在新門店或者現有門店當中工作。”
楚睿商業機構董事長黃文杰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任何一個品牌進入中國,都會經歷“由慢到快,由快到穩”這樣的一個過程。與其他傳統業態相比,快時尚的這個周期還會來得更快一些。
從今年一季度的財報來看,2016年4月2日一季度前5個星期,Gap總收入14.3億美元,而上一年同期則為15.3億美元。在H&M集團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財報顯示,H&M的銷售額增速有所下降,為9%.“但是,進入穩定周期并不意味著這些品牌就不要開新店了。”黃文杰表示,如果商業物業對一個城市,一個商圈來說,是標志性的,且符合企業品牌策略,店還是要開的。而天環正是這樣的一個商業物業,對于大品牌而言,“搶”著入駐也是有必要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