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服裝強國”需要大量文化積淀
然而,說到服裝協會也不會有這個自信。正因為此,在今年的行業年會上,中國服裝協會首次提出了系統的“服裝強國”的規劃草案。
如何建成服裝強國?這是一個事關行業全局的歷史性命題。中國服裝協會的“強國“規劃提出的四大關鍵詞,是建設世界紡織科技強國、紡織服裝品牌強國、紡織服裝人才強國、紡織服裝可持續發展的強國。應該說,這是實現“服裝強國”的幾個具體指標,而服裝業真正的“強”,最主要體現在哪里呢?
服裝消費是在一定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或者生存狀態下的消費行為,自然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凝聚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審美取向、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信仰和生活習俗,這是服裝與生俱來的文化屬性。因此,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指出,在新時代,名牌服裝的文化價值超過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成為主導價值。人們購買一件衣服,往往更著眼于它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購買的是一種精神享受、審美體驗,或者說花錢買一個“符號“。
翻閱世界歷史我們發現,中國的“強國”歷史,往往就是中國“文化強國”的歷史。而服裝,恰恰就是記錄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物質載體。舉世聞名的兩條“絲綢之路”,分別從陸地和海上,把中國的輝煌文化傳輸到世界各地,不但對其他國家民族的服裝、服飾、文化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成為歐洲中古時代政治和經濟變革的重要推動力。時移世易,隨著世界歷史的推進,封建專制重壓下的中華民族由于經濟落后,失去了世界強國的地位,文化影響力也日漸式微。而今天,隨著我國經濟的強勢崛起,古老的中國文化又到了重新復興的時候,而服裝,應該作為獨特的媒介,向世界傳達中國再次崛起的信號。
那么,建造服裝“文化強國”,我們的比較優勢在哪里?
首先,我們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不但是那些年輕的美歐國家無法比擬,甚至同樣擁有古老歷史的歐洲、阿拉伯、印度等國家和民族,由于頻繁的民族戰爭和國土分裂等原因,傳統文化大多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只有我們中華民族,延續了數千年一脈相承的文化根系。在服裝領域,我們的唐裝能夠在日本成為“國服”,我們的很多少數民族服裝至今仍然長盛不衰,就是最好的例證。
其次,我們的文化包容性最為明顯。中國,作為多民族共存共生的文明古國,從來都沒有全國統一的宗教信仰,從來都不完全排斥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信仰、風俗習慣,這就使得中國文化的精髓,其實就是世界文化融合的產物,自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就服裝而言,在今天任何一個中國大都市,都不難發現琳瑯滿目的各種外國服裝品牌。
另外,隨著我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文化交流進入了空前繁榮的階段,不但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給我們帶來了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影響。而且,有更多的中國人可以走出國門,親身體驗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研究學習國外先進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生力量。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文化強國之路越走越寬,中國服裝業的強國夢想,也會越來越變得真實、明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