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問題牽動企業軟肋 中小服企面臨倒閉
“現在人民幣升值太快了,一些更大的訂單我們都不敢做。”今年全球經濟的回暖,國外訂單逐步增多,這本來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卻讓一些出口企業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出口企業現在每天除了關注企業的生產運營狀況,還必須天天盯著匯率行情。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936元,再創匯改后新高。數據顯示,9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1.74%,亦創出匯改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現在匯率變化這么大,可能在簽單的時候算算是有錢賺的,可到了結算的時候卻變成虧本了。”很多企業老板坦言。
9月2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審議通過了“以貨幣改革促公平貿易法案”,旨在對所謂低估本幣匯率的國家征收特別關稅。該法案可能為美國有關行業或企業以所謂人民幣幣值低估為由對中國輸美產品提出反補貼訴訟打開方便之門。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國正受到來自國際尤其是美國的巨大壓力。在美國國會就國際經濟和貨幣匯率政策舉行的聽證會上,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美國會與其它國家聯手向中國施壓,并暗示本輪人民幣升值幅度至少應達到20%。而歐盟近日也跟風美國施壓人民幣。
在人民幣進入一輪升值通道后,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季度例會上提出,下一階段,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增強匯率彈性。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表示,“貨幣當局對升值的容忍度將逐步擴大,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出口下滑的容忍度也將逐步擴大。”
據滕泰測算,2010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將升值到1:6.5,這就意味著第四季度人民幣還有3%的升值空間。而此前高盛則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人民幣將升值5%。
部分中小企業難逃倒閉命運
人民幣持續升值,對出口企業較為不利。尤其是對出口依賴較強,利潤率又普遍較低的紡織服裝行業,感受到的損害尤為強烈。
人民幣升值將使我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弱化,產品競爭力降低。特別是服裝產品處于產業鏈最末端,因此服裝行業將首先受到升值的影響,且呈金字塔狀輻射,基層多數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對于他們,可能一分錢的價格變化都會令客戶作出新的選擇,而轉移生產。
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后部分出口產品可能會轉到國內市場銷售,也將加劇內銷市場的競爭態勢。因此,紡織行業成為預期受到升值較大負面影響的行業之一。
“對服裝企業來說,最擔心的就是人民幣升值。”江蘇東渡集團董事長徐為民表示。
他說,“中國的紡織行業,一般講現在的產品利潤也就是在5%左右,這還是比較好的,大部分能控制在3%。如果說現在人民幣升值1%,將近20%的企業已經到了盈虧臨界點。如果人民幣升值5%,我估計將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面臨倒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