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搭拉”的情系農家(二)
頭臥剝蓮蓬。“我兒時的生活與這多少有些相似。夏日的夜晚,外祖母要我們搬一個挺重的大板凳放在院門外,或是直搬進小花園,要不就去墻子河岸邊。
在那里,人們三三兩兩地乘涼。秋來了,夜色茫茫,若有涼意。人們還是饒有興致地拿著把扇子圍坐閑談。唐代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的詩意氛圍孕育了我富于想象和聯想的情愫。
那些節俗服飾更是誘人。每年天一暖和,陽光照在人身上,感到有些熱了,家 家的主婦們就會忙著給孩子們縫制“老虎搭拉”。我對于“老虎搭拉”的認知,遠 遠早于端午節。
那時的城里人也養蠶,桑葉呢,自有叫賣者送到家棉花縫成個茄子紅布縫個小辣椒,大頭頂個綠布的蒂紅布白布做成紅白櫻桃;橘黃布裹 棉花再拉線纏成個南瓜金花花的布頭兒做成個小葫蘆……媽媽將這些穿在條線上, 最下端有個垂流蘇的小荷包,里面還裝上十余粒花椒 我媽媽最巧,每當小朋友們站 在一起,比比誰的“老虎搭拉”最好看最精致時,我總是贏家。我愛媽媽。 媽媽還給我繡“五毒”飯單。“五毒”是傳統的端午節辟邪厭勝題材,那原本是 立該繡在背心或肚兜上的,也許那是些屬于“原汁原昧”的節俗服飾。媽媽繡的“五 毒”卻是在現代的兒童飯單上,那種燈籠袖、后系帶的飯單在50年代初至80年代 初一直被兒童穿用著。“五毒”飯單既繼承了傳統,又標志著進步,它不僅是傳統工 藝的“克隆”,更具有那個時代的現代味兒。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