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遭遇寒冷天氣侵襲 補貨訂單大增數成
筆者近日從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近期泉州出口企業服裝報檢量大增。由于英國、德國等歐洲多國遭遇寒冷天氣侵襲,歐洲市場對保暖服裝的需求大增,去年11月以來,泉州不少服裝出口企業就已接到歐洲客戶大量的冬裝補貨訂單。
補貨訂單大增數成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石獅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林山告訴筆者,然而,暴雪導致歐洲市場今冬對保暖產品需求量大增,去年11月中旬至今,公司已陸續接到來自歐洲客戶下的補貨訂單,12月接到的冬裝訂單量較往年多了一倍,“往常國外客戶一般提前三到六個月下訂單,然后走海運,而補貨單生產周期均較短,一般為25天,近期的冬裝補貨訂單都是客戶自掏腰包走空運”。
泉州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表示,泉州紡織服裝主要出口到歐洲、日本、中東等地,由于寒潮接連席卷了這些地區,近兩個月來,泉州冬裝等保暖產品出口較往年同期大大增加。據統計,2010年12月泉州檢驗檢疫局共檢驗紡織服裝、一次性衛生用品、太陽能燈等新增法檢商品3199批,貨值1.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6%和67.6%,環比分別增長51.1%和71.2%,其中紡織服裝的出口批次和貨值分別占總量的70%和71%。
單價比平時上浮15%
“對服裝出口企業而言,接到客戶的補貨訂單都會很高興,這類補貨單的單價要比平時上浮15%,由于客戶急于要貨對價格不會太較真。”軒盛服裝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坦言,公司冬裝出口地集中在俄羅斯,近期俄羅斯東北部地區出現嚴寒天氣,白天氣溫降至零下50多攝氏度,寒潮催熱了冬裝出口,俄羅斯客戶下單量較往年同期增長了三四成。
泉州一外貿公司業務部林經理表示,歐洲客商對氣候的關注度較高,早在去年八九月份,不少歐洲客戶就認為寒潮可能來襲,紛紛加大了采購量。事實也證明了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一位歐洲客戶去年6月采購的冬裝已經銷售一空,去年11月以來該客戶已接連下了數張補貨訂單。對泉州服裝出口企業而言,若能像歐洲客戶一樣對氣候進行較為準確地把握,提前多準備一些符合客戶需求的服裝產品,將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極端天氣催漲大宗商品價格
“拉尼娜”現象正在全球各地肆虐,受此影響近期全球多處暴發極端暴雨和洪災,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受50年不遇的水災,煤和原料出口航運受重創;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地區塞拉納持續雨災,可能繼續推高當地大宗商品原料價格。
目前氣候異常又有向中國蔓延的趨勢,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表示,目前該省干旱標準已超過50年一遇。去年9月23日起至今,山東除半島東北部以外120多天無有效降雨。
為此,世界銀行于日前發出警告稱,“如果全球食品價格隨著其他主要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一些地區可能重演2008年的全球糧食危機情景”。
能源分析師預測,由于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一大煤炭出口國,昆士蘭州則擁有澳大利亞40%的煤炭儲量,此次洪災可能將焦煤價格推升至歷史紀錄的每噸400美元。同時,受極端天氣影響的巴西與澳大利亞地區,均是鐵礦石生產大國,國際投行高盛近日上調了2011年出售給中國的鐵礦石現貨平均價格,從每噸135美元漲至146美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