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職業形象職業裝
90年代中期,有次我被邀請去參加有關職業裝的研討會,會上既有學者,也有企業家,當然更多的是設計師。我提出,目前飯店門童城堡士兵”。我認為,這不利于我國職業裝向現代化和民族化的方向發展。雖說我們的大飯店不能再尋回舊時戴鴨尾甲,圍轉圈短圍裙的“店小二”服飾形象,但如今這樣完全照搬外國的傳統,也不等于上檔次,不是與國際接軌。與會的設計師們,觀點不盡相同。
事實上,要說中國人在職業裝面前顯得幼稚,真不應該。早在宋代時,繁榮的城鎮經濟就曾使北宋首都汴粱“……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這些在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以廈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都有詳細的文字與形象資料。盡管那是行業裝,并不等同于今日的某一廠家、某店家的工作裝,但畢竟說我們曾經有過,而且很豐富很嚴格。只因我們在近代百年中一窮二白,商業形象重點未放在職業裝上,以致到今天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的時代,人們反而顯得不知所措了。
進入90年代后期,眼見各企業都在進行CI企業形象設計,各種職業裝也開始在符合職業特點的基礎上有些個性了。應該說這是一個好苗頭。隨著中國加八WTO,隨著名牌意識在人們頭腦中的加強,中國人的職業裝意識越來越強了。
21世紀初的職業裝,簡直舉目皆是,如小區保安、大廈保安,還有街上協助交通警察維持秩序的“協勤”(俗稱二警察),再加上各飯店商廈門口協助停放汽車的服務人員、飯店內的服務人員以及多年來一直保持的“空姐“和鐵路服務員等,職業裝已經定格在現代城市中了。不知大家想過沒有,假如有一天,職業裝暫時消失,人們是不是會失落、會無所適從?
職業裝標志著工業文明和商品經濟的繁榮,未來的相當長段時期,職業裝只會越來越被重視,并且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具標志性,越來越漂亮。我們期待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