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不暢讓中國服裝品牌難以往前走
“目前,中國企業都覺得經營吃力,原因是什么?”朗咸平曾在一次業內論壇上向在座的中國服裝企業家這樣發問。“時間”是他眼中的關鍵因素。“服裝行業平均而言每天貶值0.7%,只要提前10天賣出去,就少貶值7%,而毛利率增加13%”。
據說在物流操作員”一職的要求是這樣描述的:“你的工作就是按照Inditex分店的訂貨單為其準備暢銷貨物,因為每位顧客需要的時尚商品可以及時地被配送到分店,這是我們生意取勝的關鍵。如此操作,每周兩次,讓我們的商店時刻都有新商品供應,以此刺激銷售。”
而只要達成這樣的要求,Inditex甚至放寬了很多中國公司都十分看重的內容,“你將在一個很有前景的公司中輪班工作……如果你想將你的所學專業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鍛煉,你也可以在這里做兼職工作。”
看起來非常隨意。然而在實際操作上,ZARA卻相當嚴謹:公司的基本運作方式是,無論生產地點在哪里,所有產品都將匯集到各連鎖店的物流中心,再頻繁不斷地從物流中心同步發往各家門店。而需要達到的指標則是:每周發貨兩次,每次都有新款式,保證門店總能夠有新商品上架。從物流中心收到訂單,到商品運到店內的時間,歐洲門店平均24小時,美洲和亞洲門店最多不超過48小時。對它來說,“距離不是用千米來衡量的,而是用時間單位來衡量的”。
可以說,在更廣泛的空間內保證高效、有力的物流控制,是ZARA與國際高端奢侈品牌同臺競技、與同類快速低價時尚品牌角逐勝負的重要因素。
“從粗放型市場經濟向集約型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在服裝品牌市場中最明顯的表現是,很多小眾化品牌將代替那些規模型品牌。而無論是規模型服裝品牌企業還是小眾化原創型服裝品牌企業,物流配送管理都決定著它們的發展步伐,也影響著服裝品牌競爭的命脈。”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說。
其實國內品牌在物流方面還明顯滯后。幾年前,在一次規模盛大的行業活動中,記者試圖了解服裝企業的物流現狀。然而,詢問過的十幾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后,只有少數公司能夠談論一些服裝行業和企業的物流現狀。
物流不暢讓中國服裝品牌在自家門口看著ZARA、H&M們絕塵而去。
事實上,不只是服裝業,在中國各個行業領域,“物流”幾乎都一直是頑疾,“最后一公里”成了企業實現更大利潤的最后一只攔路虎。
該如何縮短這“最后的一公里”,有效地增加利潤?
張晨靜每天來到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看ERP系統,前一天各個網點的銷售情況一目了然,她迅速召集品牌經理、倉庫主管、商品分析員開小會,討論當天的發貨安排。
作為波司登的一個區域銷售總經理,她負責公司在上海外圍區域的產品銷售,包括150多個網點,在這個區域內,波司登庫存率不到12%(服裝業一般庫存率在30-4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