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裝業大觀察之IPO之路不是夢想
一般來講,IPO,然而,也有一些品牌大膽試水。
據中國證監會2011年11月2日晚間發布的公告顯示,深圳市淑女屋時裝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IPO申請遭到了否決。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沒通過審核本來也不奇怪,但是淑女屋折戟IPO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就在11月2日白天,大家還在熱烈討論淑女屋招股說明書中一些有爭議的內容。
當時,一則“消費者最喜愛女裝品牌排名”在微博上流傳,其中前五名都是國際大品牌。令人矚目的是,一個叫淑女屋的國產品牌排名第六,僅次于阿瑪尼,而排在路易威登、迪奧、紀梵希這些國際知名品牌之前。按照這個排名,淑女屋在國內品牌中自然是高居榜首,一舉奪得中國女裝“花魁”。
媒體調查后發現,這份排名來自于中國證監會網站上,深圳淑女屋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原文。在說明書中,淑女屋不但把自己與香奈兒、阿瑪尼這樣超一流的國際大品牌做比較,還把主流產品并非服裝的LV和迪奧,以及美特斯邦威這樣的休閑裝品牌,通通都拉進了排名表,讓這個榜單有點說不通。
同時,這種數據出現在招股書中,本身是否妥當也引發了許多爭議。除了行業排名的權威性有待商榷外,招股書中還披露,淑女屋的四位服裝設計師的年薪只有13萬-17萬元,這和它自己所宣傳的品牌價值似乎也不大相稱。
淑女屋服裝公司創建于1991年,以生產銷售甜美“公主”服裝著稱。
淑女屋本打算這回上市募集資金用于企業發展,但是,證監會卻沒有通過。如果說,僅僅因為招股說明書的原因就不讓人家IPO,這個確實也很難讓人相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國證監會內部人士表示,那個榜單不是影響淑女屋IPO的實質性因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說,“主要還是因為投產消化的問題,預計它投的產能可能有擴大,現在我們對市場能否消化它這個產能有一定的疑惑,還有對它未來的發展前景有一定的疑惑。”
這個答復比較令人信服。
和淑女屋公司同一天IPO上會的,一共有4家公司,其中只有成都利君實業的首發申請獲得了通過。其它3家都遭否決。
不過,“東邊日出西邊雨”,這邊是淑女屋受挫,那邊卻是朗姿成功IPO,給女裝業上市帶來一線光明。
朗姿股份是一家從事品牌女裝設計、生產與銷售的企業,主攻高端女裝市場,擁有“朗姿”、“萊茵”及“卓可”三大高端女裝品牌,主打產品單價在2000-5500元之間,在高端女裝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運營模式以自主研發、外包生產為主,目前公司在全國各主要城市大型高端商場擁有353個銷售終端,直營占比高。2010年全國市場占有率3.11%,排名第三;08-10年營業收入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復合增速分別為58.48%和43.27%,已成為國內女裝行業領先企業。
經濟快速增長及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奠定了我國服裝行業長期穩步發展的基礎。其中,女裝市場容量巨大,但品牌集中度低,各企業還處于各自為政、埋頭競爭、整體缺乏凝聚力的階段,對于具有一定銷售規模的女裝品牌企業,目前的國內女裝市場將是整合行業、異軍突起的試驗場。
消費結構升級對高端品牌女裝銷售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國內高端女裝市場根據線路高低可以分為一線國際奢侈品牌、二線國際高端品牌以及國內高端品牌。
朗姿在公司開創之初,就瞄準了高端女裝這一國外奢侈品牌與平民品牌未搶占的市場,走差異化路線,知名度不斷提升。對于高端品牌女裝而言,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的百貨渠道,資源稀缺,在截至目前頒布的109家金鼎百貨店中,公司入住率高達52.29%,先入優勢確保未來強勢銷售。公司還具有很強的品牌和終端店面復制能力,可利用已駐店品牌的優秀業績,為入駐新品牌在店鋪的位置選擇上增加較大的談判籌碼。設計上韓國潮流本土化,營銷方式針對性強,這些優勢都導致了公司過往業績增勢喜人,并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公司計劃募集資金共8.51億元,主要投向營銷網絡建設、北京生產基地改擴建項目、設計展示中心建設及信息系統建設項目。募投項目將擴大公司對終端市場的覆蓋,提高現有產能,提升公司自主設計能力,最終有利于未來盈利能力及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預測2011-2013年EPS分別為1.05元、1.58元和2.18元,合理價值區間為36.75-42元。
愛逛商場的女性一定對拉夏貝爾不陌生。該品牌雖然在服裝行業內的宣傳不多,但在各大中高端、時尚百貨店的進駐率卻較高。上海拉夏貝爾成立于2001年,風格為少淑女裝,走“品牌+渠道”的模式。
消費者最為熟悉的是其主品牌拉夏貝爾(LaChapelle),主要面24-30歲的白領階層,價位中等偏上;同時還有兩個女裝品牌:LaChapelleSPORT定位于20-30歲的女生,主打休閑運動;Candie’s定位于16-24歲的時尚可愛女生,適合中、大學生,價格較低。2011年8月,公司還推出了男裝品牌LaChapelleHomme,風格為都市風和學院風。
拉夏貝爾掌門人邢加興以前從事女裝品牌代理生意,1998年,憑借積累的經驗,找準少淑女裝這一市場空白點,創立拉夏貝爾。邢加興以ZARA作為品牌參照的運營體系,強調款式的快速更新。
近三年,拉夏貝爾加快開店速度,加速市場擴張,并逐步引入資本。2007年年底,拉夏貝爾引入兩家風險投資;2010年上半年,引入著名的聯想集團旗下聯想投資千萬美元投資。借助資本力量,它開店提速。
2010年底其門店數量為900家,到了2011年9月30日,它在全國的直銷網點已經拓展到了1400多家。
在開店加速的同時,其渠道模式也開始發生一些改變。這兩三年它開始涉足大店,開設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專賣店。而此前其銷售網絡除專柜外,大多是100-200平方米的店鋪。
此外,拉夏貝爾這兩年還借助信息化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2011年10月它簽約IBM,雙方共同打造拉夏貝爾的信息化主干系統,即SAPRetail和商務智能系統,展開2年半的企業信息化合作,以幫助拉夏貝爾全面規范企業內部流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信息系統,深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競爭力。2009年,拉夏貝爾銷售收入為5億元;2010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2011年銷售收入約為20億元。
從行業整體看,雖然業內存在審核機構對服裝品牌首發申請的“重男輕女”之說,但從另一個實際層面看,去年折戟資本市場的女裝品牌自身實力不夠強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截至2011年6月末淑女屋在全國有830個營銷網點,營業收入為3.434億元;其2010年全年收入也只有5.87億元。這收入除了淑女屋這一品牌的貢獻,還包括其余4個子品牌。再以維格娜絲為例,2011年前三季度其銷售收入為5億多元,店鋪數量約為320家。
當然,維格娜絲這類女裝品牌偏中高端定位,與中端的拉夏貝爾并不能完全作比較,但拉夏貝爾卻與淑女屋這類品牌的定位相當。如此對比會發現,此次沖擊資本市場的拉夏貝爾無論從企業整體規模,還是店鋪數量哪方面看,都較有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不禁讓人對拉夏貝爾的IPO之路充滿聯想,在股市不景氣的當前,低調實力派的拉夏貝爾能否為2012年女裝品牌IPO成功開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