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品牌女裝的行業秘密
“大家都說服裝價格貴,主要貴在流通渠道成本、管理成本和品牌附加值。”昨天,一服裝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服裝價格的原材料、勞動力成本實際上多數在15%到20%之間,而商場等傳統流通渠道一般要收取25%到35%的扣點,再加上做品牌有品牌投入、管理成本、售后服務等,不定高價格就會虧本。
尤其是商場常常促銷或打折來搶奪客源,以1換2、以1換3……變相或者直接打5折或3折等等手段來做活動,不參加服裝品牌店沒有客流,參加服裝品牌店也很受傷,常常是犧牲利潤來換取客源。服裝品牌深受打折之苦,不得不采取定高價格的措施,來應對打折。如此消費模式,也產生了惡性循環:不打折消費者不埋單不消費,打折消費者不認賬,認為定價水分太大。
直接在旺街位置開設品牌店,是近年來一些品牌服裝做形象店,和應對商場扣點的一招,但也面臨著盤下店鋪的費用,和每月的租金費用,以及品牌服裝形象店的裝修費用。深圳一位品牌女裝負責人透露,其在成都某大商場附近開設的品牌店,前期投入近200萬人民幣,還不包括每月的租金費用和店鋪員工的費用,以及物流費等管理成本。如此龐大的費用算到服裝成本內,自然抬高了定價標準。
記者觀察
低端要低價 高端要個性
電商的火與傳統銷售模式的冷,服裝低價的火與高價的冷,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明顯。針對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專家們認為:這就是市場,市場反映的是消費者的需求,低端的低價和高端的個性“才是服裝行業的破冰之路”。
在最近閉幕的服交會上,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亦指出: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必須走一條低價、個性與尊貴體驗相結合的道路才能鑄就服裝品牌的成功。目前,中國的服裝發展面臨著“M”形的發展趨勢,由于出口受阻,許多企業轉戰國內市場,看到高端服裝市場利潤豐厚,便一哄而上搶占高端市場,而一部分轉戰低端市場,這就造成兩極格局明顯:即兩頭大中間小,14%的富人買高檔產品,86%的老百姓買低檔產品,中檔產品面臨萎縮。他強調中國服裝企業不能僅靠降低售價、打響知名度來做品牌,更要有高端的個性。“我國的中檔服裝存貨大量積壓,業績大幅下滑,這是M型消費的必然結果。”“服裝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于低端的低價和高端的個性。”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竇志銘教授認為,女裝實體品牌店應走個性化服務的道路,增加品牌服務的含金量,增加消費者購物體驗的靈活度,從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服務上去做文章,女裝實體品牌店仍有難以比擬的優勢。此外,服裝尤其是女裝的未來消費將呈現越來越個性化的趨勢,女裝實體品牌店應盯緊追求品位的消費群體做文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