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顧客網購高仿服裝 不到兩小時就拿到商場退貨
購買服裝七天內無條件退換貨的規定讓不少消費者得到了方便。不過,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從中嗅到了“商機”。騙子會先在商場購買正品,隨后將網上購買的高仿商品裝入原包裝要求退換貨。近日,南京新街口一家大型商場的品牌服裝店長小陳(化名)向記者反映,她就遭遇了這類假冒專柜正品退換貨的騙局。
不到兩小時就要退貨
小陳在新街口一家大型購物商場某少女品牌專柜內當店長。今年的7月中旬,有一位女顧客在該柜臺購買了一件價值兩千元的連衣裙后,并沒有試穿,就離開了。
僅僅兩個小時不到,該女顧客又返回專柜,聲稱衣服大小不合適,要求退貨。根據規定,購買服裝七天內可無條件退換貨。因此,小陳只是簡單查看衣服有無受損后,便幫該顧客辦理了退款手續。
在整理該連衣裙時,小陳拿來柜臺里的另一件加以對比,臉上的冷汗刷地就下來了。“這件衣服的款式、面料與我們的正品極其相似,但是在細節上又有細微的不同。”
小陳很快就意識到,衣服很可能已經被消費者掉包了。然而,小陳卻不敢將這件事聲張出去,“一旦被經理知道了,這筆損失肯定要我自己承擔。”
仔細檢查發現是高仿貨
當天下午,已經交接班回到家中的小陳突然接到了店員小王的“求救”電話,聲稱有消費者來退貨,可是對方手里的衣服與店里的正品相比很別扭,他們不敢做主。
“看來又碰到惡意退貨的消費者了!”一聽說此事,小陳很快就趕到了專柜,聽促銷員小王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你剛走沒一會,就有一對中年男女來買衣服,并且一下子買走三件,價值六千多元,我和小李很高興。沒想到一個小時后那兩位顧客又來退貨,說是衣服尺寸不對。”
聽完后,小陳心里有了底,仔細查看了這兩件衣服,發現也是高仿。這次,小陳果斷報了警。面對警察的詢問,那兩位顧客面無懼色,堅稱衣服才買兩個小時,一次也沒有穿過,不影響二次銷售,強烈要求退貨。
防偽碼難辨真假
小陳表示,她們專柜品牌的衣服,每一件都有防偽碼和序列號,在電腦上就可以查詢。同時,當著民警的面,小陳在電腦上鑒別真偽。意外的是,這些所謂高仿,個個都有防偽碼。兩位顧客立刻不滿意了,讓小陳給說法。眼看收不了場,小陳叫來了專柜經理。經民警協調,專柜幫兩人全額退款。
然而,當經理再次對這三件衣服進行檢查時發現,衣服從布料到細節都足夠以假亂真,但與真品相比,仍然有瑕疵。同時,他還在其中一件衣服的衣角里摸出一張快遞專用包裝袋的殘余。不用說,這是通過快遞運來的,極有可能是在網上購買的仿品。
為此,經理要求小陳和另兩名經手的店員賠償此次損失,一共6000余元。委屈的三人害怕再遇到此事,干脆辭職不干了。
>>>記者調查
網上熱賣高仿服裝
記者了解到,其實不少商場的銷售人員都遭遇過類似假冒商品退換貨的問題。而這些消費者大多是在網上購買假貨后,再去商場找到相關柜臺進行行騙。
采訪中,一位女裝銷售人員黃小姐表示,“別說防偽碼,連外包裝盒、細小的備用扣、洗滌調理的說明書,應有盡有,甚至比真品做得還精美。售價兩千多的衣服,到了網上,高仿的才七百,最差的只要六七十元。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同時,黃小姐委屈地稱,碰到這類涉嫌行騙的消費者,在遭到專柜拒絕后通常會采取一些極端措施,有的甚至在商場鬧事,為了防止事態擴大只好買單。
>>>律師觀點
達到一定數額涉嫌詐騙
對此,江蘇聯勤律師事務所劉俊杰律師解釋,如果遇到類似糾紛,商場可以第一時間報警,然后配合警方通過品牌自身的條形碼、防偽碼等方式進行真假鑒別。如果這種方式仍然不能鑒定出真假,可以請求質量鑒定部門進行鑒定。
如果鑒定結論是假貨冒充真貨,那么這種損失完全由營業員承擔也是不妥的。因為如果通過條形碼、防偽碼等一系列方式都無法鑒定出真假,再把這種鑒定義務強加給營業員屬于勞動合同法中所稱的加重勞動者責任的違法情形。
如果鑒定結論為假,而且數額也達到了詐騙罪的要求,那么消費者此時就是犯罪嫌疑人,涉嫌構成詐騙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