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零售價”現象泛濫 服裝經銷需重視
一件“建議零售價”300多元的服裝,經過討價還價,可能幾十元就可買到,反差之大讓人驚訝——
混亂不一“建議零售價”讓許多顧客有種暈菜的感覺,針對這一離奇現象,日前,我們在大同市的商場、店鋪進行了走訪調查。
令人眩暈的建議零售價
大同市城區東關服裝大世界經銷羊毛衫貨架上,這里所有商品的吊牌上都標有 “建議零售價”,從380元到上千元不等。隨手拿起一件,店員說:“我們嚴格按照廠家建議零售價出售,少了不賣,否則會賠錢的。”
大同公園南門附近,一條街上兩側的各類服裝地攤。一位攤主上前招攬我們說:“‘建議零售價’的價格太離譜,是故意給顧客看的,你看這件標價280元的,你要實心買,就給60元拿走。”
建議零售價是廠家的自主行為
多年從事服裝銷售生意的劉女士告訴我們,最初一些生產廠家之所以選擇在服裝上標示 “建議零售價”的字樣,目的是想避免商家擅自抬高商品的零售價格,從而維護產品的品牌形象,它的制定雖然屬于一種提議性質的企業行為,但制定比較嚴格,不過現在這個價格標示已經演變成了一些廠商聯手誤導顧客消費的一種營銷手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遺憾的是一些管理部門對此無動于衷,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亂象的形成。
嚴格市場監管規范誠信經營
要避免目前服裝經銷市場上“建議零售價”泛濫的現象,一是作為生產和經銷服裝的廠商必須樹立正確的商業道德觀,負責任、擔道義、求創新、創品牌,不取不義之財,守住社會道德底線,如此讓事業才能做大做強。二是管理部門要主動作為。對市場上出現的任何涉嫌欺詐顧客的行為和現象都要給予認真關注,體現在服裝市場的“建議零售價”問題上,要嚴格規范和認真清理,對涉嫌欺詐行為的,必須給予嚴肅查處,讓“建議零售價”真正“名符其實”。三是作為消費者應保持理性消費心態。在選購服裝時不妨想想,這件衣服合適不,價格適中不,如此就少了沖動,多了成熟,這也是給服裝價格降“虛火”的一個有效方法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