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文化之京劇服裝
京劇服裝的上五色
京劇服裝的上五色
上五色穿用者的身份、地位要略高
京劇服裝的上五色
上五色 :紅、綠、黃、白、黑
上五色穿用者的身份、地位要略高
下五色:紫、粉、藍、湖、香
下五色穿用者的身份、地位要略低
色彩象征人物性格
黑色是具有莊重、嚴肅感的顏色,為了突出包公剛直不阿、正義凜然的性格,穿黑蟒,顯得威嚴肅穆。紅色具有忠正、耿直之意,為了突出關公忠烈不二的性格,讓其穿綠蟒,與紅臉成反比,顯示他智勇雙全的性格。{page_break}
服裝圖案的象征特點
蟒袍之所以叫蟒袍,是因為上面有龍和蟒的圖形,龍為五爪,張口吐火珠,象征獨尊,為皇帝專用
蟒為四爪,閉口,象征臣服,用于親王、將帥等
京劇蟒袍上的龍形大多為四爪,是因為舞臺上都是假皇帝
劇服裝分類
蟒;是帝王將相、高級官吏等有較高社會地位者在正式場合穿用的禮服
黃團龍蟒{page_break}
靠:是武將通用的戎服
靠:是武將通用的戎服
帔:是帝王將相、高級官吏、富紳秀才及眷屬在非正式場合穿用的便服{page_break}
褶:是文武官吏、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穿用的服裝{page_break}
衣:是以上四類服裝之外所有服裝的總稱。又可分為長衣、短衣、專用衣及配件。一般情況是身份高者穿長衣,身份低者穿短衣
京劇服裝從類型上已具有了對人物身份的規范
在京劇舞臺上,看不到宋江穿蟒,也看不到皇帝穿褶子。《望江亭》中的譚記兒,雖然亡夫后在道觀避難,但由于是學士夫人的身份,所以穿素花帔。但當她扮做漁婦前去引誘楊衙內時,就要穿褶子而不能穿帔了。穆桂英與扈三娘都是女將,穆桂英穿硬靠,扈三娘穿改良靠。改良靠是由硬靠改良而來,樣式輕盈、美觀,穿著方便,但服裝地位要低于硬靠。究其原因,大概扈三娘不是正規部隊吧
京劇服裝不受時代和季節的限制
傳統戲,不管哪個朝代,其服裝基本上是通用的,如《西施》中的吳王夫差、《上天臺》中的漢皇劉秀、《斬皇袍》中的宋太祖趙匡胤、《胭脂寶褶》中的明成祖朱棣,盡管是前后相差千年的人物,服飾基本上一樣的,但有一點,就是要穿符合皇帝身份的服裝,
京劇服裝也不分單、夾、皮、棉,無論盛夏還是隆冬,演員在穿用戲裝以前,都要穿水衣、戴護領,一為保護戲裝,二為遮蓋肌膚,這與傳統的服裝穿戴意識是相吻合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