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服回收面面觀:環保OR疾病你怎么看
國際品牌服裝店八五折優惠吸引市民捐舊衫收益用于研究紡織品循環使用
捐舊衣可優惠購新衣
“我們接受任何類型、任何品牌和任何成色的衣物,顧客每提交一袋衣物便可以獲得一張八五折的優惠券。”記者了解到,作為第一家啟動全球性舊衣回收計劃的時裝公司,某著名國際品牌服裝連鎖店早在今年初春就在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正式推行該活動。
“從今年3月起,我們公司率先于上海的兩家門店試運行舊衣回收計劃,并于8月8日起在全國所有門店正式啟動該項目。”昨日,記者從該服裝連鎖店中國區公關人士處了解到,該公司回收的衣物將交由一家回收公司進行處理。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的舊衣回收計劃的長期目標是開發出大規模回收利用紡織纖維的技術解決方案。任何通過本計劃所取得的收益都將捐贈給該公司創設的一個環保自覺行動基金會,以支持針對紡織品循環使用的創新工作。
支持者:
舊衣回收有利環保
“舊衣服就是雞肋,留著穿不著,扔了又可惜。”昨日,記者采訪發現,幾乎每個家庭都面臨著如何處理舊衣服的問題,特別是有小孩子的家庭。
家住祈福小區的居民李女士說:“孩子個頭長得快。今年買的衣服,雖然款式好看,樣式也很新,但到了明年就穿不下了。”她兒子今年4歲,但衣服比他們夫妻兩人的都多,很多衣服還沒來得及穿就小了,這些成堆的舊衣服也不知怎樣處理才好。看著一堆堆大部分都七八成新的“舊衣服”,李女士表示:“扔了還真有點兒舍不得。”
提及舊衣服的處理,李女士表示,過去的做法有兩種,一是送給農村的親戚,二是單位組織捐贈,可是現在這兩條路都走不通了。
把舊衣服送人?“十多年前也許還有人將不穿的衣服送人,但是現在,誰要穿你的舊衣服啊。你把舊衣服送人,人家還會覺得你是看不起他。舊衣服送不出手啊,連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要送別人衣服,那也得送新衣。”李女士如是說。
而廢品收購站也對舊衣服說“不”。廢品收購站的老板告訴李女士,他們只回收廢舊金屬、報紙、紙盒子和塑料制品,從來沒有回收過舊衣服,主要是因為舊衣服不好處理。
對于舊衣回收計劃,李女士舉雙手贊成,“這樣很好啊,現在全球都在倡導低碳環保的理念,舊衣服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環保。”
反對者:怕舊衣回收傳染疾病
然而,也有市民表示不會去“湊熱鬧”,擔心舊衣物回收后的去向則是他們不愿參與的主要原因。
“我之前就聽說過有將舊衣服回收后,繼續售賣的事情。想想就覺得很別扭。舊衣服畢竟算是自己的隱私,不方便拿出去。”在天河區做白領的Sunny告訴記者。Sunny說,對待舊衣服,自己往往是打包扔到樓下垃圾箱里去。
“穿過的衣物畢竟是舊的,很不衛生,還是不要回收利用了吧?另外,還有部分衣物可能被患有傳染病的人穿過,這樣再被別的人穿上身,或許會造成間接疾病傳染。”市民趙靜對記者表達了同樣的擔心。
還有一些街坊則表示會自己“改造”舊衣服。比如棉質的睡衣、睡褲穿舊、穿破了可以做抹布和拖把,毛衣則可以變成坐墊等。{page_break}
每位客人每天最多可捐兩袋舊衫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中華廣場內該服裝品牌的門店,實地探訪舊衣回收計劃。
在現場,記者看到,在收銀臺的右邊,一個軍綠色紙盒被做成垃圾桶的樣子樹立在地上,市民只需將一袋不限重量的舊衣物投放到這個“垃圾箱”內,便可獲得一張八五折購衣優惠券。而在回收箱內已經有兩三袋舊衣物。“我們正在舉行舊衣回收活動,你捐一袋衣服,我們就贈送一張優惠券給你,可以打八五折,你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在收銀時,一位店員正在向買單的客戶宣傳。
該店店員告訴記者:“每位客人每天最多可捐兩袋舊衣。”記者得知,該回收計劃不限品牌、不限新舊,只要是舊衣服就可以在該品牌全國任何門店進行回收,不過內衣、內褲、襪子和泳衣等貼身物品不在此次活動范圍內。
由于當時是上班時間,記者并未在現場看見太多人送舊衣服來。不過,店內的一位收銀員告訴記者:“公司發起這個活動之后,還挺多人來捐舊衣的。”
三四成舊衣將用于制造新產品
根據活動宣傳單及其他媒體報道,被回收的衣物將被分為四類:質量完好、可再次穿著的衣物經過消毒處理后將被運往世界各地的二手市場,這部分占比約為10%;無法再使用的面料將被處理成新的面料纖維,或用于制造新產品,比如用做汽車以及建材的內裝材料、地毯襯墊材料、毛絨玩具的填充物、造紙業的原料等,這部分占比約為30%~40%;一小部分可以重新制成服裝原材料,這部分占比約為0.3%;還有一部分被改造成同等材料的產品,比如抹布;當再穿著、再使用和再循環都不可行時,面料將被用于生產能源。
上海每天產生數百噸舊衣服
來自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國人扔掉的舊衣服大約有2600萬噸。其中,作為率先進行舊衣回收工作的上海每天就產生的舊衣服可達數百噸,一年產生的舊衣服高達13萬噸,占每天處置的生活垃圾中的3%~4%,其中多被視為垃圾處理。隨著舊衣數量的增加,焚燒、掩埋等傳統做法只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何最大效率的利用舊衣變得尤為重要。
在中國賣舊衣
恐違《產品質量法》
舊衣物到底該如何處理?在記者采訪中,大部分廣州市民提出建議,希望有關部門能建立一個專門的回收機構或是廢舊衣物買賣二手市場。“最好是能夠公開廢舊衣物的流向,好讓我們放心。”有廣州市民表示。
作為舊衣回收工作的率先試水者,上海市的做法很值得借鑒。自2010年起,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就開始在全市試點舊衣回收,由專業的公司統一收集,居民可以用舊衣服兌換家庭綠色賬戶積分,兌取各種小禮品,這種方式普遍受到居民的認可。截至2012年年底,已建立廢舊衣物回收箱1022個。上海回收舊衣服有兩大用途:一些比較完好的棉服、羽絨服等在消毒、整理后,會通過慈善機構捐贈給災區;同時,那些無法再穿的舊衣服將集中進行纖維化處理,制成無紡布、再生手套、路基布等,一些純棉面料纖維化后還可以用于加工服裝。
那舊衣服究竟能不能在市場上銷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必須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中文廠名、廠址、許可證號、產品標志、中文產品說明書等。如有必要還需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說明等,凡是缺少的均視為不合格產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視為“三無產品”。所以,廢舊的服裝如果進入流通銷售領域很可能屬于違法行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