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供給側改革輸入新活力 服裝廠也玩起分享經濟
隨著服裝市場有所回暖,各大服裝企業紛紛加快投資的步伐,與此同時,服裝廠也玩起分享經濟,為供給側改革輸入新活力。
在浙江嘉興經營著一家小型毛衣加工廠的王振波,這幾天有些興奮。因為加入了阿里巴巴1688的淘工廠平臺,自己居然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
雖然是淡季,可王振波的生意卻沒有變淡的跡象。改變,來自他去年加入的阿里巴巴1688的淘工廠平臺——將生產線的空檔期分享出去,為小型網店加工毛衣,訂單很快便應接不暇。嘗到甜頭的王振波,又在平臺上和周邊9家企業成立了虛擬聯合工廠,統一接單,集中打樣,再按照每家工廠的生產情況分配單量。
分享平臺模式解決賣家工廠痛點
打開淘工廠頁面,可以看到服裝加工企業的詳細信息,包括企業代工品牌、生產品類、打樣費用和翻單時間等多種信息。此外,還有阿里巴巴1688聯合第三方專業公司對工廠規模、技術、資質等方面進行的深度驗廠報告。
“入駐阿里巴巴1688淘工廠平臺的企業已經超過15000多家,覆蓋了全國16個省份,從占比上來看,傳統加工制造業強省,如廣東、浙江、福建等地占據了大頭。”阿里巴巴副總裁、1688事業部負責人劉菲介紹。
以往的服裝賣家,特別是淘寶店主,要找到合適的工廠并不容易。一方面,找到的工廠生產能力和生產檔期并不匹配。此外,對接新工廠還需要承擔試錯成本,因為工廠交貨時間、質量很難保證,賣家對工廠的約束力也非常弱。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型加工廠存在訂單利潤薄、訂單量不足的問題,生產過程中客戶拖欠貨款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以往主要依靠線下訂單,對電商也沒有那么大的迫切心理。”王振波坦承,受外貿低迷、成本上升、匯率波動等影響,中小型加工廠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幾乎每家工廠都遇過賒數和庫存壓力,貨款被拖上兩個月是家常便飯。在倒閉的廠家中,90%源自資金鏈斷裂。”
對于這些深受困擾的服裝加工廠而言,淘工廠正好解決了這些痛點:下單時先交30%定金,等完成交貨后15天內完成剩余70%的付款。通過支付平臺“錢貨兩清”的交易模式,讓傳統廠商繞不過的賒數、庫存壓力成了過去式。
小單快返改造傳統企業加工模式
“相比線下動輒數千件的訂單,電商客戶每次下單量比較小,只有幾百甚至數十件。但這些客戶很多是淘寶、天貓的優質商家,去貨能力強,首單過一周后往往就有返單。”阿里巴巴1688服裝供應鏈專家袁煒坦言,雖然單量小,但是通過多次返單,利潤比傳統線下要高。“像登上新聞聯播的王振波,去年工廠交易額已經突破了1200萬元。”
“小單、快返”四個字利落地總結了當下賣家,特別是電商賣家的需求。
為搶灘淘工廠,不少廠家也開始對原有的加工生產線進行調整,并推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快單車間,日產服裝可以達到2000件左右。
“單一的同款大規模生產模式,向小單量定做、快速返單的模式轉型,是服裝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對于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服裝行業來說,走這條路是比較好的選擇。”袁煒說。
在政府看來,利用互聯網實現產業升級更是實實在在的需求。擁有數百家淘工廠的石獅市,趁勢首批入駐了阿里巴巴實力產業群,副市長杜舉勝坦言,石獅可以在阿里巴巴的幫助下,整合源頭好貨、深化供應鏈協同、打造一站式批發分銷平臺。這對于當地的紡織服裝企業來說,不僅意味著經營模式、業務模式、合作模式的轉變,更是一種行業資源的整合與創新。
有業內人士分析,通過互聯網平臺整合分散閑置的資源,通過分享獲取更多的訂單,是在國家發力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誕生的一種新經濟模式,淘工廠、閑魚、打車軟件等就是其中代表。分享經濟時代,過剩產能或者閑置商品不再是燙手山芋,而是一種更加廉價、便捷的原材料,它們雖然不直接生產商品,但能夠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產生新產品,進而刺激新的消費需求,在改變生產方式的同時為經濟發展輸入新活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