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入股韓國YG 中國粉絲離BIG BANG又近了一步
BIG BANG、權志龍、李鐘碩、2NE1……這些讓粉絲瘋狂的韓國明星,最終走入了“騰訊爸爸”的懷抱。
5月27日,韓國媒體首先爆出,騰訊和微影時代將分別向YG娛樂注資3000萬美金(約1.97億人民幣)和5500萬美金(約3.6億人民幣),獲得4.5 %與8.2%的控股權,成為繼LVMH集團旗下的L Capital之后的第3、4大股東,隨后微影時代對外確認了這一消息。
如果說之前阿里+SM,海洋音樂+JYP,騰訊+YG這樣的格局判斷還只是外界傳言,那么在這一消息公布之后,這一判斷終于落下了實錘。
YG娛樂一向和騰訊關系密切,BIG BANG和QQ音樂合作緊密,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微影時代此次入股份額高于騰訊,似乎微影這一票務平臺對YG的興趣比“騰訊爸爸”還要大。
在小編看來,此次入股YG,凸顯了微影時代向演出領域進軍的野心,但精于資本運作和渠道運營的微影時代CEO林寧,能否在“潛規則”遍地的演出領域有所作為,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另一方面,BIG BANG成員即將陸續入伍,而BIG BANG的收入占到YG的70%以上,此時入股YG,對于騰訊,以及微影來說,是不是一個明智之選?
或者,騰訊和林寧,已經別無他選?
阿里,騰訊,海洋音樂分別選擇了SM、YG、JYP,他們誰更聰明?
在韓國,大大小小的娛樂公司有一千多家,除了SM、YG、JYP這三家,其他的還有MBK、CUBE、Star-Empire、STARSHIP、FNC等等,之前有業內人士曾向小娛透露,CUBE和FNC也都和騰訊交好,但之所以SM、YG、JYP這三家最先得到國內資本的青睞,也是因為目前SM、YG、JYP TOP3的位置沒有發生動搖。
看起來,騰訊和微影入股YG,像是在阿里入股SM之后的一次跟隨戰術。
今年年初,2月11日,阿里才以355億韓元(約 1.95 億人民幣)增資韓國娛樂公司SM,拿到 SM 約 4% 的股份。2月19日,韓國娛樂公司JYP宣布與中國海洋音樂集團簽署了獨家音樂版權合作協議,并將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
從表面來看,阿里+SM,海洋音樂+JYP,騰訊+YG三分天下的格局已定,但是這中間依然存在變數,三家中,目前JYP勢頭最弱,雖然最近有GOT7成員王嘉爾憑借與何炅的“何爾萌”組合走紅,但前一段時間,JYP藝人周子瑜事件,讓JYP在華的公眾形象嚴重受損。
而JYP和海洋音樂的合作目前看來并沒有實質動作,沒有更好地將JYP的藝人推向國內,再加上JYP與海洋音樂的合作只是版權合作以及成立合資公司,那么JYP中途另尋合作伙伴也不是沒有可能。
再來看阿里和SM,騰訊和YG的這兩次合作。
上次阿里入股SM,1.9億占了4%的股權,這次騰訊1.96億拿到4.5%,對比兩次收購,SM和YG有著相差無幾的估值。顯然,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SM和YG的藝人占據了大半壁江山,EXO和Big Bang勢均力敵,但是要問誰勝券在握,恐怕誰都沒有把握。
流行市場熱點的更迭,粉絲取向的變化并不是可以完全把握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韓國的CUBE、FNC也極有可能后來居上,想必到時又是一場圈地之戰。
YG的“優質資產”比例有多大?
關于YG,可能國內最熟知的就是Big Bang,無論是BIG BANG團體還是個人solo都擁有巨大的市場。
數據顯示,2015年YG公司的總銷售額為1931億韓元(約10億元人民幣),而僅僅是BIG BANG舉辦的世界巡演總收入就高達1400億韓元(約7億元人民幣),占YG公司總銷售額的72.5%。
但接下來,BIG BANG即將面臨著成員們先后入伍的情況,這樣YG的實力會受損嗎?
畢竟YG旗下的其他組合,男團如Ikon、Winnner在中國的實力尚不及他們的前輩,女團方面,2NE1經歷了成員孔敏智單飛的事件也受到一定創傷。
昨日,小編聯系到微影時代參與此次談判的關鍵人物之一余琪,在她看來,并不擔心YG娛樂后繼無人。因為ikon與winner在韓國有著不低的人氣,在中國也是有不小的潛在市場的,而他們也會和YG娛樂合作發掘更多的偶像藝人。
另一方面,YG最近簽下了韓國元祖偶像團體——水晶男孩,以及,男神李鐘碩,這讓YG的股票價格呈直線上升趨勢。
除了Psy、Bigbang、2NE1、WINNER、IKON等偶像歌手,YG娛樂旗下演員和主持陣容也是十分強大,此外還擁有車勝元、姜東元、金喜愛、崔智友等知名演員。
微影正在謀求演出領域更大的話語權,但這并不容易
這項投資背后,小編明顯感覺到微影時代對于國內演出市場的野心。
微影時代起源于微信平臺的電影票業務,但目前業務線早已拓展至電影、演出、體育三大板塊,而此次入股YG娛樂,背后是微影時代在演出以及相關票務領域的企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