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企跨界美妝界 聯手打造新突破口
中國服裝企業有大量實體門店資源,韓國妝企擁有頗受消費者追捧的化妝品,兩者合作也算優勢互補。
消費市場前景看好,產業資本積極布局,中國化妝品產業正迎來競爭最為多元的轉型市場環境。
這么說主要是因為,除了上海家化等傳統化妝品上市企業,以及青島金王等全面轉型化妝品行業的上市企業之外,中國化妝品行業正吸引到以服裝、醫藥等領域為主的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重點關注和產業資本的深度介入。
9月7日午間,韓國化妝品企業Too Cool for School株式會社(以下簡稱“TCFS”)對外宣布,8月27日,其已與中國上市服裝企業哈森股份正式簽約,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上海鉉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全面接手TCFS在中國線上及線下市場的業務運營。
據了解,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上海鉉鎬注冊資本為1000萬美元,其中,TCFS方面現金出資600萬美元,占股60%,哈森股份方面占股40%。
成立于2010年的TCFS是韓國知名彩妝品牌。在短短六年時間里,TCFS已經實現在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銷售,并在包括韓國、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法國、日本等在內的6個國家設有獨立的品牌專賣店。其中,韓國本土擁有品牌門店36家,其它5個國家合計擁有52家品牌門店。
2015年,TCFS實現銷售額349.9億韓元,約合2.06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為46億韓元,約合2808萬元人民幣。而根據哈森股份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哈森股份營業收入為8.66億元,營業利潤為5343萬元。
這當然不是中國服裝企業跨界、跨國進軍化妝品產業的唯一案例。僅去年年底以來,就有多個中國服裝企業以并購或與韓國化妝品企業合資的方式切入化妝品市場。
比如2015年12月15日,中國女裝品牌朗姿股份就宣布斥資3.3億元收購韓國化妝品企業L&P Cosmetic的10%股權。L&P是韓國近年增長最快的知名化妝品企業,旗下擁有Mediheal(美迪惠爾,中國又稱“可萊絲”)、T.P.O、Mediental、Labocare等多個化妝品牌。2015年1-9月,L&P總收入達到6.8843億元,凈利潤為1.936億元。
此外,就在前不久,中國另一家知名服裝企業——森馬集團也宣布與韓國知名化妝品生產企業韓佛旗下伊思品牌(It’S SKIN)展開跨界業務合作。
7月21日,森馬集團與It’S SKIN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發起成立名為“森馬—It’S SKIN有限公司”的新公司,依托森馬集團7500個終端網點,銷售在韓佛中國工廠生產的相關化妝品。
對于中國服裝企業而言,雖有遍布全國各地的實體門店網絡,但在無產品研發能力、無品牌背書的情況下,跨界美妝并不容易,這也是其選擇與擁有廣泛消費者粉絲群體的韓國化妝品企業進行合作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今年2月,上美公司創始人兼CEO呂義雄就曾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稱,旗下男士品牌吾尊或將與本土某知名男裝品牌展開業務合作,進駐后者遍布全國的4000家線下門店進行銷售。雖然此事暫無最新進展,但服裝企業的線下實體門店資源顯然已成為化妝品企業眼中的又一潛力渠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