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珍妮內衣不好賣了是女人們開始“摳門”了嗎?

小編注意到,港股公司維珍妮最近發了一則“盈利警告”,大意是,預計公司截至2016年9月30 日的綜合純利(凈利潤)可能會比上年同期“顯著”下跌,原因則是客戶訂單減少。客戶是誰?要知道,維珍妮的最大客戶,是Victoria’s Secret(維多利亞的秘密,以下簡稱維秘)。
客戶究竟有多牛?
維珍妮于2015年10月8日登陸港交所,上市之初便憑借“內衣”概念成為港交所的明星股,同時在零售股一片低迷之下屢創新高,以5.6港元的發行價上市,不到兩個月股價便翻倍,最高曾站上13港元,但如今其股價已經回落到8港元附近。

針對凈利下跌的原因,維珍妮稱原因有二:一是“美國客戶訂單比預期減少”,二是越南工廠處在營運初期,攤薄了公司的毛利率和純利率。
經濟L型,企業凈利下滑也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但是,“美國客戶”的訂單減少,可就是罕見的事情了。雖然維珍妮這家公司可能沒什么名氣,但是說起它的主要客戶維秘,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沒錯,就是那個每年都要選最棒的妞,給全世界上演一場內衣大秀的頂級內衣公司。今年的維密秀預計將于本月末在巴黎舉行,屆時又將給大家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維秘的母公司L Brands Inc.(以下簡稱L公司)是維珍妮的最大客戶,在維珍妮創辦之初,L 公司即與其建立起合作關系,同時在維珍妮IPO 時認購了價值1000萬美元的股份,成為基石投資者。維珍妮招股書顯示,2015財年,L公司為集團貢獻了30%的收入。
據了解,截止2016年6月底的2015/2016財年,維珍妮全年收入實現21.2%的同比增長,經調整凈利潤實現了39.3%的增長。收入的增長主要來源于胸圍及貼身內衣(尤其是運動胸圍)銷售量的上升,加上胸杯等產品,這部分占到維珍妮總收入的79%。余下的10.9%為“功能性運動類產品”。自然,維秘為維珍妮的靚麗業績貢獻了不小的作用。
作為一家制造商,維珍妮的增長離不開客戶的發展。這似乎蘊含著風險:客戶發展好,公司跟著沾光,但客戶發展不好呢?
好在維珍妮的客戶都不簡單。來看看維珍妮這一系列大名鼎鼎的客戶:除了維秘,還有PVH Corp.(NYSE:PVH)旗下的Calvin Klein、Hanesbrands Inc.(NYSE:HBI)旗下的Maidenform 與Champion、阿迪達斯集團旗下的Adidas和Reebok,以及眼下很火的Under Armour Inc.(NYSE:UA,安德瑪)等等。
隨便拎出一家,都是細分市場上的佼佼者,特別是維秘,不僅擁有一大群高顏值的“維密天使”,還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擁有著靚麗的業績。但是今年以來,這家大客戶的表現卻令市場失望。
最大客戶維秘訂單減少?
不過,維秘的發展勢頭在近期似乎有所停滯。L公司數據顯示,2016年9月,公司銷售同比上漲3%,但這主要是來自旗下日化產品的貢獻(增長9%),而旗下維秘產品的銷售疲軟,增長為0%,而去年9月,維秘的增長率為8%。
實體店的情況更為糟糕。撇除電子商務的貢獻后,維秘實體門店的9月同店銷售下跌2%,而去年同期有9%的增長。因此,今年9月,L公司實體店的同店銷售整體增幅收窄至1%。
翻閱近幾個月的數據,可以看出,維秘已經連續第三個月發展停滯了。不僅是9月同比增長0%,8月和7月的同比增長均為0%,而實體店的情況更差,連續三個月都出現了小幅下滑。
再往前,截至今年4月30日,維秘的季度銷售數據更是出現了7.1%的跌幅,無時尚中文網有文章稱,L公司正針對處于弱勢的Victoria’s Secret 維多利亞品牌進行重組,不僅計劃砍掉年銷售達5.25億美元的泳衣品類,更為內衣、美容和PINK 三個重組后的部門分別聘請了擁有豐富零售經驗的掌門人。
這樣的業績和變動,恐怕的確不能支撐訂單量。于是,維珍妮的客戶“訂單減少”,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女人們開始“摳門”了?
作為全球頂級的內衣品牌,維秘竟然出現了連續三個月的增長停滯,這讓市場多少有些驚訝。作為“她經濟”的代表之一,內衣行業一度是市場追捧的對象,相比早已進入寒冬的服裝業,內衣行業算是個“避風港”。但此前,先是大眾品牌都市麗人出現業績下滑,而中高端的曼妮芬、安莉芳等也出現疲態,如今,連這家名頭甚響的內衣公司都不再風光了,女人們開始對自己“摳門”了么?
在業內人士看來,內衣行業整體仍然向上,不過,經濟的放緩、消費的乏力及消費人群生活習慣的改變,都讓維秘的市場份額遭到了侵襲。
“現在全球經濟都增長乏力,美國地區也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內衣行業的增長都在放緩,假設之前每年增長5%,如今只有2%,那么整個行業就會感受到壓力。”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快時尚公司以及運動品牌公司也相繼進入內衣領域,“運動內衣、無鋼圈內衣的增長更快些,這也讓維秘的銷量遭到分流。”
在他看來,維秘需要在產品價格和產品類型上做一些調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