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成份成服裝安全健康隱患
服裝可能含有毒成分,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這樣的說法是否有依據,成為了近來市民們關心的話題。那么,小小的一件衣服究竟會給人帶來怎樣的健康和安全隱患?而其中可能存留的有害成分又會對人體造成如何的負面影響?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昨日展開調查,通過走訪相關專家,為大家解析有毒衣服的危害。
通過皮膚接觸危害健康
有毒服裝中所謂的“毒”,主要是指服裝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一些有毒有害染料,其中所含的一些化學成分,可能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嚴重時甚至可以致癌。
成都市腫瘤醫院腫瘤科主任劉定義告訴記者,衣物中存在的一些有毒有害染料,在長期和人體的接觸中,是可以通過皮膚為人體所吸收的,這些物質在人體正常的生化反應條件下,可能會分解出致癌物質,從而引起基因變異,導致人體的病變和癌癥的發生,“除了皮膚接觸吸收外,這些有害物質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劉定義認為,衣物與人體接觸十分緊密,和食物、水一樣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更需要重視,要好看、舒適,但是更要安全健康。
當心致癌物質芳香胺
說到有毒有害的服裝染料,可分解芳香胺是不得不提的一種,這種染料因為色澤多樣、制作簡單而且價格低廉,為一些不正規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所運用。可分解芳香胺是一種毒性比甲醛還強的致癌物質,無色無味,且不溶于水,很難為人所發現。一位服裝銷售商告訴記者,“一些通過不正規渠道引進的價格低廉、顏色花哨的文化衫、休閑服,不少都是使用了這種染料,所以市民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要為了圖便宜圖好看,就去買這種衣服。”
此外,據記者了解,從2005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已經明確提出不能在服裝生產中使用致癌物芳香胺,以防止有毒染料對兒童身體的威脅。本報記者 楊甦
市民觀點
衣服設計也可能
存在安全隱患
除了有毒有害染料之外,還有一些市民來電認為,衣服在設計和使用環節上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廣大消費者應當提高警惕。
市民楊先生說,前不久他才在電視上看到,說國外某品牌童裝因為繩帶設計有問題,結果造成兒童頸部被勒的意外,因此全部召回的事情,“因此,我覺得在重視材料環節的同時,服裝商更要重視設計環節。現在很多童裝繩帶多、金屬材料多,這都可能造成安全隱患。”他認為,相關部門在嚴把材料關、技術關的同時,也要對服裝設計的安全性、科學性進行監督,以免禍從衣出,“不管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都能給予重視,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