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鞋機等企業遭遇鋼材漲價困局
制造業受累更深 據了解,今年以來受鋼材價格上漲之累的建筑商非常多,周先生并不是特例。廣州另一位建筑商黃先生告訴記者,根據建設部《建筑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價款的方式有三種:固定價(合同總價或單價在合同約定的風險范圍內不可調整)、可調價(合同約定工程價格在實施期間隨價格變化而調整)和工程成本加酬金確定的價格。 黃先生去年簽了一個工程合同,以工程成本加酬金計算價格,材料成本按實結算,所以鋼價飆升對他沒有影響。“那些以固定價承包工程的同行,風險就大很多,據我所知很多都虧損了。” 一位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也表示,去年之前,開發商和施工單位簽訂的大多是“清單報價”合同(招標人向投標人提供招標工程項目具體的工程量清單,投標人根據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文件的要求及企業的自身情況組織報價),亦即固定價,材料漲價的風險基本由施工方來承擔。但今年以來,施工方在普遍提出加價要求的同時,更普遍不愿再采用“清單報價”,希望能按行情調差。 事實上,鋼材價格飛漲,受累的絕不僅限于建筑商和房地產企業。機械制造、家電、造船等行業同樣叫苦連天。 一家大型設備制造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行業的特點與建筑業有點相像,都是事先簽訂定價合同,再按訂單生產,且生產的工期比較長。該企業的大部分供貨合同都是2006年年末、2007年年初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水平簽訂的,到履約、組織生產、供貨,基本上都到了2008年了。 鋼材價格上漲,給他們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他們不能通過提價來轉嫁成本,所面臨的兩難問題與建筑商一般無異。 那么,面臨這樣的狀況,企業如果不想吃啞巴虧,該何去何從? 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認為,通常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偷工減料,或者尋找質次價高的材料、代用品,想辦法轉嫁危機;另一種是選擇違約,終止供貨合同,以求“明哲保身”。但是無論哪一種,都將大幅影響企業的市場信譽。 家電企業心驚膽戰地提價 “去年我們的銷售額雖然也有所增長,但是增長比前幾年明顯放緩了。” 中山一家電民企的負責人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對這個結果相當無奈。 “原材料帶來的成本上升目前還沒有統計數據,但是鋼在我們企業原材料里占了很大的份額,今年它的成本就從5000元/噸,上升到了7000元/噸,上升幅度達到了40%。” 這家企業生產的家電在國內外市場都占據較大的份額,但是原本快速增長的態勢卻因為原材料漲價、出口退稅下調和人民幣升值等原因而改變。 由于鋼價上漲,家電企業的日子近來都很不好過。“我們企業需要的鋼材品種比較多,所以都是從鋼材的中介企業——鋼材專營公司拿貨,我們沒法直接從鋼廠拿貨。” 據了解,家電企業中,大部分都是采取這種從鋼材專營公司拿貨的方式,只有很少數的大型用鋼企業能得到鋼廠的專門服務,鋼廠會派人到大企業專門收集企業用鋼需求,為企業定身制作所需的鋼材。 而從鋼材專營公司拿貨,價格自然要比從鋼廠拿貨要高。但是即使在拿貨價比較高的情況下,目前家電企業從鋼材專營公司取貨也得采取貨到付款的方式,而以往在鋼材價格不高的時候,多半有一定的賬期。 目前,除了鋼材漲價給企業造成的影響,她給記者算了另外一筆賬,“去年出口退稅下降給企業的成本增加了8%,人民幣升值要增加了5%。企業的原材料上漲也要預留三五個點。” 成本上升后,原本就微利的家電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有的企業利潤已接近零。對他們來說,只能尋找新的出路。 家電企業面對著的都是終端消費者,它們無法如機械制造業把成本轉移到下游的企業,只有兩條路可走:自己消化成本,或者提價。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價。“今年我們很多產品都不得不提價。”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但是,提價的后果是銷售量開始減少。畢竟,中國的制造業市場是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提價就意味著競爭力減弱,被競爭對手趕上。家電業的競爭一定的程度是在規模上,一旦提價往往就要面臨著規模縮小,市場份額下降的命運。是要市場份額,還是要利潤?對于處于充分競爭市場里的中國家電企業,提價是找死,不提價是等死,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事實上,雖然眼下已經進入夏季,但由于氣候較往年涼的原因,今年冰箱、空調等的銷售并不分好,談判能力較弱,在這種市場態勢下,家電行業很難通過漲價,把成本轉嫁至消費者,大多數企業只能選擇自我消化的方式,來化解鋼材漲價的成本壓力。因而家電企業今年的壓力非常大。 周女士說,公司采取的措施是三個方面:首先是成立了采購部門,企業以前是幾個廠區分別采購,現在是統一整合采購,實現規模效應; 另外,在盡量不降低質量的情況下,把原來企業進口的國外鋼材,更多地改用國產的鋼材,也就是采購國產化,減少進口成本; 第三是調整產品的結構,現在普遍調高了家電產品的檔次,高端產品由于附加值比較高,利潤相對也高一些,現在把主要精力向高端產品轉移。沒有利潤可言的低檔產品不得不被淘汰了。 銀河證券的家電行業分析師朱力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家電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鋼材上升擠壓利潤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也各自不同,家電企業里,白色家電(指可以替代人們家務勞動的產品,如洗衣機、冰箱等)企業的生命周期長,所以競爭很多集中在品牌上,具有品牌的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強,小企業的日子就比較難過了。他認為,未來空調、冰箱等傳統的家電企業競爭主要是集中在規模和品牌的競爭上。 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壓力大 眾泰汽車一位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鐵礦石漲價早已給國內的汽車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對于利潤相對薄弱的自主品牌壓力自然更大。而提升排放標準,對動力系統進行改造和安裝OBD使得每一輛車的成本增加5000元左右,廠家已經難以獨力承受,不得不提高價格了。 吉利汽車有關負責人表示,鐵礦石及石油價格的上漲對吉利的影響很大。目前,吉利通過節約物料消耗等內部成本控制的措施進行應對,通過減少鋼材使用率的方法控制成本。 比亞迪汽車公關部經理王建均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鋼材是汽車的最重要原料之一,其價格上漲對企業的成本上漲有較大的影響。據了解,武鋼汽車板在比亞迪的供給量已達10000噸/月,比亞迪汽車80%的鋼材由武鋼提供。 “不僅是鋼材,而且其他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上漲,從汽車的原材料來說,比亞迪的采購價漲了90%。”王建均說。 作為國內自主研發、自主品牌、自主發展的汽車,比亞迪汽車價格因比較低廉而備受媒體關注,事實上,自主品牌汽車提價無疑將被視為放棄市場的瘋狂舉動。王建均表示,企業預留了一定的利潤空間,現在可以通過與上下游合作團隊的合作來作一些成本控制,暫時未考慮提價的問題。 業內認為,汽車業可能面臨著新的洗牌。據了解,鐵礦石價格上漲幅度超過80%,將導致汽車行業利潤損失4%左右,而對于目前已經賣出“白菜價”的轎車而言,部分汽車經銷商有可能將在這場風暴中被淘汰。
用鋼企業背負8000億重擔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近2萬億元,而從2008年1月開始,鋼材價格持續走高,累計增長幅度超過40%,而這也意味著,今年預計中國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將比去年增長8000億元。 事實上,鋼鐵企業的銷售收入,就是下游用鋼企業的采購成本。也就是說,今年下游用鋼企業不得不多背負8000億元鋼鐵成本。 對于汽車、家電、機械和建材等下游用鋼大戶來說,產品提價無疑將被視為放棄市場的瘋狂舉動。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大多數下游用鋼企業將偏重于自己消化由成本上漲帶來的營銷壓力,特別是汽車、家電等競爭比較充分的行業。而建筑行業,建筑方雖在議價方面存在一定話語權,但是原材料上漲的成本也多半由其承擔,小部分傳遞給房地產商。 巧用期貨可規避風險 在鋼價上漲的時候,下游用鋼企業是否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了? 建筑總承包商周先生的遭遇也許可以給企業一點啟示。在前述訴訟當中,周先生要求發包方增加工程款的理由是,由于原材料漲價,建筑成本已經超過了工程款。但對方反駁的理由則是:總承包方在簽訂大的工程合同時,就應該考慮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應該通過購買期貨的方式規避風險,而周先生沒有這么做,所以責任在于承包方。 購買期貨是不是可以成為規避統包合同風險的有效方式?業內人士表示,期貨交易中的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準備以后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對于鋼材的下游企業來說,原材料價格變動頻繁的風險是無法回避的,當經營者擔心鋼材價格上漲時,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將要購進的金屬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從而解除后顧之憂,規避可能的價格風險。 我們假設2007年1月,一家建筑商簽下了一份統包合同,根據工程進展估算,需要在2008年1月買進1000噸螺紋鋼。2007年1月,鋼材價格是3000元/噸,由于擔心12個月后鋼材漲價,因此該建筑商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買進2008年1月期貨合約200手,價格為3000元/噸;到了2008年1月,該建筑商以現貨價格4700元/噸買進1000噸螺紋鋼,同時賣出當月期貨合約200手平倉,價格為4700元/噸。 該建筑商通過套期保值,盈虧相抵,有效地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