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A股紅籌架構股來襲 華潤微攜“綠鞋機制”啟動申購
伴隨年后科創板相關工作的推進,更多明星公司距離上市越來越近。
2月12日,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下稱華潤微)正式啟動科創板的首發申購,根據發行公告,華潤微經過路演詢價后確定的發行價格為12.80元/股,若不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扣非后的發行后的市盈率為46.56倍,較參考的行業市盈率高0.31倍。
按照擬發行的2.93億股測算,華潤微電子的募集資金或將達37.50億元,若考慮15%的超額配售權滿額行使,則其合計募集資金將達43.13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多家機構及投資者對華潤微的申購表達了意愿,其原因在于華潤微是目前A股市場乃至境內為數不多的芯片制造標的。值得一提的是,華潤微同樣也是首只內含紅籌架構上市的公司,因此引起市場的諸多關注。
稀缺的芯片制造
2月12日,頭頂“芯片制造”光環的華潤微正式啟動申購。
據招股書顯示,華潤微同時擁有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在多位買方人士看來,華潤微的芯片“制造業務”在A股市場非常稀缺。
“A股中已有的芯片股主要以芯片設計為主,而華潤微電子的與眾不同的是芯片制造業務。”北京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我們已經進行了申購,如果上市后價格具有優勢,可能還會持續進行關注和投資。”
芯片制造的確是華潤微的重要標簽,據華潤微招股書披露,2019年上半年,芯片制造的收入占比達71.29%。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科創板啟動材料受理后,知名臺資半導體制造商聯電旗下的和艦芯片本有望成為境內首只未盈利的芯片制造上市企業,但在諸多原因下,該公司去年審核時最終選擇撤回首發申請,而如今華潤微電子則成為了首家具有“芯片制造”標簽的A股公司。
事實上,在科創板大規模吸納半導體行業前,A股市場中已有包括紫光國微、納思達、北京君正等多家從事芯片設計的上市公司,但至今在芯片制造行業仍然處于“空白”。而與設計環節相比,芯片制造的資產也更“重”。
“目前大多數的國內芯片概念股主要從事的是設計、開發和銷售,有的還有封裝測試,但‘制造’是非常稀缺的。”一位半導體行業分析師也表示,“設計更多是智力密集型行業,但制造則具有資金密集型的特點,資產比設計要重得多。”
華潤微的資產結構的確體現了這種特征: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華潤微的固定資產規模達36.19億元,占其同期非流動資產的72.09%。
“如果是先進制程的機器,價格可能要達百億計,而且每年也有采購額度限制,所以制造環節的行業壁壘是比較高的。”前述私募機構負責人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華潤微的募投方向也與半導體項目有關,其擬投入募集資金中的15億開展“8英寸高端傳感器和功率半導體建設項目”。
不過從制程工藝來看,華潤微代工產線主要還集中在6英寸和8英寸,兩類的2018年年產能分別為247萬片和133萬片,然而目前芯片主流制程28nm-90nm環節往往需要12英寸廠,去年的和艦芯片的廈門廠就是12英寸廠。因此亦有分析人士指出華潤微的制程技術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但也有投資人士認為,芯片制造整體上仍然為境內的稀缺產業,因此具有較長的業績空間。
“雖然28nm、14nm更先進,但是微米級的芯片也存在大量的進口替代需求,而且也不是所有芯片都需要納米級制程,這個過程中國產芯片有很大的機會。”前述私募負責人坦言。
將攜紅籌“亮相”
從財務狀態來看,華潤微電子剛剛于2018年實現凈利潤的“轉正”,而這也與芯片制造的行業特殊性有關。
招股書披露,華潤微2016年至2018年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3.97億元、58.76億元和62.71億元,同期凈利潤則分別為-3.02億元、-1.03億元、5.38億元,呈現出扭虧為盈的狀態。2019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收入達41.32億元,歸母公司凈利潤為3.55億元。
“芯片制造的設備采購成本較高,往往具有長達6-8年的折舊期,公司從虧損到開始盈利因此也有一個過程,從這個財務狀態看,目前正在進入盈利期。”上述半導體分析師坦言,“但如果華潤微后續要繼續投入先進制程,比如下大力度做12吋廠,那么后期的投入還有可能加劇,進而帶來財務層面的虧損。”
需要注意的是,華潤微的此次IPO還有多個光環縈繞,例如其即將成為A股中第一家以紅籌架構為基礎的上市企業;根據招股書披露,華潤微的實控人為中國華潤,系一家設立于開曼群島的中國企業,并通過境內控股子公司開展實際業務。
之所以搭設紅籌架構,與此前華潤微在港股上市不無關聯,不過2011年,華潤微啟動了從港股市場的私有化退市。
事實上,A股市場對紅籌架構的包容,主要來自于2018年監管層對創新企業境內上市的政策放開。根據交易所標準,華潤微的申報IPO采用了針對紅籌企業的標準二——“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收入不低于5億元”。
“華潤微此次發行上市,將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紅籌公司,體現了中國內地證券市場的開放、創新和效率。”華潤微董事長李福利在路演中表示。
除了華潤微,排隊中的“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也為紅籌架構,且申報時間早于華潤微,但目前仍然處于因財報更新導致的中止審核狀態。
此外,華潤微還將在此次IPO招股中啟動綠鞋機制,成為科創板中第一只引入綠鞋機制的公司,同樣也是A股歷史上第五家采用綠鞋機制的發行人。
“綠鞋機制有助于IPO后的股價穩定,同時對流動性起到支持作用。”一位接近華潤微的投行人士表示,“這類公司的成功上市,意味著類似采取紅籌以及綠鞋機制發行的項目可能會越來越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