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蠶絲價格年年漲 臺州蠶農年年減
近來,和黃金一樣持續上漲的,還有生絲。據了解,國內蠶繭生絲價格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路暴漲,目前高達30萬元/噸,創下近15年來的最高價。目前繭子與真絲價格倒掛2萬元,而整個絲綢產業鏈中已驚現“面粉貴過面包”的現象。盡管如此,臺州蠶農卻怎么也樂不起來,桑田面積年年減少,不少蠶農也改行了。
蠶絲價格不斷漲本土蠶農紛紛改行
“雖然蠶絲這幾年價格不斷在漲,但是現在的臺州很少有人種桑養蠶。”臺州市農業局經作站的工作人員陳亞平向記者介紹,1984年,臺州各地都有蠶桑產業,但是目前只有仙居、天臺和臨海三地還有較大面積的蠶桑,蠶桑產業規模比較小。有數據顯示,2000年年初,臺州桑園還有1.3萬多畝,但是到了今年年初,估計只剩下4800多畝了。
記者從天臺、仙居等地收購蠶繭的土特產銷售中心了解到,今年養蠶戶減少了很多。天臺縣土特產銷售中心工作人員張彩萍說,原來天臺縣有上千戶的蠶桑社員,現在約有600戶蠶農集中在該縣街頭鎮。張彩萍說,現在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從事養蠶的只剩下了老人。當地蠶農只得租工養蠶,工人工資每天約60-70元,養蠶的其他費用也提高不少,不少蠶農紛紛改行種起了其他經濟作物。
“不少農民開始外出務工,還有不少農戶挖掉桑樹改種其他經濟作物。一直以來,臺州的蠶桑業很難形成產業,蠶桑業大多處在養蠶賣繭的終端環節,沒有太多議價能力。相比杭嘉湖一帶,我們沒有較高的產業組織化程度。這幾年蠶絲價格不斷上漲,以前的蠶農轉行了也不會因為蠶絲漲價而選擇重新養蠶。”陳亞平分析,蠶桑產業是對外依存度很高的產業,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成本上升等因素,都會增加這個產業的壓力。
生絲抬高成本絲綢產品跟著提價
因為絲綢價格上漲,我市一些絲綢企業也面臨不少困難。臨海市寶順絲綢服裝廠一位工作人員說:“純絲綢面料在服裝上的應用近幾年一直在下降,很多客戶喜歡選擇布料,從2005年開始,我們這方面的訂單就越來越少了,現在幾乎沒在做了。”
臺州達爾美絲綢有限公司的生絲原料來自于湖州,相較于臺州本地的生絲,在價格上要便宜10%。公司負責人郭希衛說:“目前的生絲價格,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生產成本,我們的絲綢產品價格也只能提高,目前提價了20%。”
據了解,蠶養殖勞動強度大,隨著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在東部的傳統絲綢產區里,一些蠶農放棄了種桑養蠶。為適應這種情況,2006年,國家商務部啟動并實施了“東桑西移”工程,引導繭絲綢業原料生產基地從土地資源緊缺的東部向地域廣闊、氣候和土壤適宜種桑養蠶的中西部內陸省份轉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