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國際化是必然(2)
“時間”問題?
至今,中國依然無法打造出一個世界級的服裝品牌,業界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歸結為“時間”問題。
時間因素,實際上是我國缺乏國際一線品牌的一個原因。現階段,我國的服裝品牌建設尚不完善,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有服裝品牌的概念,至少比西方國家晚了80年。法國高級時裝公會中國事務顧問趙倩認為,中國服裝在短短20年左右的時間里已在創牌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但依然需要時間。在她看來,中國企業不可能完全復制任何一個法國品牌的成功之路,環境、文化以及地域等因素不同,中國服裝品牌要走的是自己的道路。
有業內人士指出,奢侈品的誕生來自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的歷史原因;二是成熟的消費群體。目前幾乎還沒有中國品牌具備這兩方面特性。甚至有時裝界人士認為中國很難出現自己的奢侈品牌,“中國的商人往往著眼于短期,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養。建立一個品牌需要花大量的金錢和時間,這和他們短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奢侈品市場在中國的日新月異也著實讓國內不少廠商開始蠢蠢欲動,想要打造屬于中國人的奢侈品品牌。例如目前本土品牌東北虎(NE•TIGER )已有65-70%的產品銷往歐美市場,其中以皮草、晚禮服、婚紗等居多,大部分銷往紐約、東京、巴黎、莫斯科等地,盡管這些產品依然還是以縫上其他品牌的方式出現,但其進入奢侈品之列已無障礙。
在“2010中歐頂級品牌高峰論壇”上,東北虎時裝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志峰指出,中國本土品牌并不缺少奢侈的元素。無論是古代的絲綢、茶葉還是瓷器均是國際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奢侈品。遺憾的是自近代以來,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奢侈品發展出現了斷層。他表示,目前中國很多奢侈品的生產沒有企業化或者是品牌化。嚴駿認為,一個致力于打造奢侈品品牌的企業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定位,進而才能沉淀出品牌文化并凝聚品牌價值。“現在有一些國內的品牌認為只要起一個法文或意大利文的名字就是在走國際化路線,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張志峰認為中國的奢侈品已經具備了國際化的視野,他呼吁本土品牌能夠更多植根于5000年的華夏文明,要用打破行業的時尚話語權,創立并引領新規則。
提起世界頂級的服裝品牌,可以讓人有許多聯想。在世紀初的今天,還能同時得到一家三代:祖母、母親、孫女同時鐘愛的,那么來自法國浪漫之都的Chanel(香奈爾)當之無愧地榮獲這個稱號;帶有濃烈英倫色彩的Burberry除了蘊含的古典傳統之美,更能散發出現代的摩登炙熱;而清新淵長的東方之風Kenzo則帶來了日本島國的氣息。
然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世界上每三個人所穿的衣服,就有一件來自于它,卻面臨著世界級品牌缺失的尷尬。大多數的服裝企業,都把“打造國際一流品牌”作為標語,然而很多年過去了,中國卻依然沒有誕生出“國際一線”。
如果說,要想擁有像Chanel這樣的一線品牌,對我們來說還是一種奢侈,那么,我們能有GAP、UNIQLO也行。
事實是,今天,連這樣的品牌我們也不敢說有。
中國的品牌建設,究竟出了什么問題?多年來許多服裝界的人士得出了各種不同的結論:文化的積淀、銷售的弊端以及渠道的不暢等,但如果我們將目光投放到一個更加宏觀的角度上,去追尋服裝發展的歷史時,也許會用一個更加冷靜的態度去思考中國服裝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
吃慣了“出口飯”的外向型服裝企業,在備受金融危機的打擊后,生存之路在何方?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就注定只能在產業結構的底層茍延殘喘。艱難的產業升級之路橫在所有企業面前。
至少,在大洪水來之前,抓住一棵救命稻草。
自創品牌何時才能成功?不知道,那么,就讓我們先買一個品牌再說。
可以說,2010年是“收購”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