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紡紗業嚴重缺乏粘膠纖維
印尼紡織協會(API)會長阿德蘇德拉查特烏斯曼(Ade Sudrajat Usman)說,印尼工業紗線依然短缺原料,如人棉纖維,粘膠纖維,缺口大約100,000噸,或者是總需求量的30%,這可能干擾今年的生產。他說,工業粘膠紗的總需求量為300,000噸/年。
印尼的兩家人造絲公司,即南太平洋粘膠(SPV)和PT印度巴拉特人造絲(Heb)涉嫌出口大量人造絲,出口數量大于在國內的銷售數量。事實上,這兩家公司的總裝機容量逐年增加。SPV現在的裝機容量為 220,000噸/年,而印度巴拉特的裝機容量達到170,000噸。
阿德說,由于國內生產企業的貨源有限,刺激國內人棉價格上揚,而需求繼續擴大。當地紗線生產商很難找到進口人造絲,因為每年進口數量低于30,000噸。世界人造絲產量僅有360萬噸,被世界紡織生產消化。因此,印尼的紡織面料和人棉紗高度依賴這兩家公司的貨源供應。
據阿德說,印尼應該延長纖原料的限制,因為,以棉花為基礎的其他天然纖維以及棉花產量在減少,因此天然纖維人造絲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商品。
補充:
雖然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發展面臨重重挑戰,但是碳纖維的需求仍在升溫。除了傳統的航空航天領域外,汽車、風力渦輪葉片及壓力容器等碳纖維新市場正在興起。
有關專家預測,世界碳纖維需求每年將以大約13%的速度飛速增長,明年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的全球需求量將達5萬噸,到2012年將達6萬噸,預計到2018年需求量將達到10萬噸。七大碳纖維制造商(東麗、東邦、三菱麗陽、SGL、Hexcel、Cytec和Zoltek),已宣布計劃在未來3~5年內擴產78%,總投資額約為13億美元。瀝青基碳纖維在產業領域的需求也在增長,特別是在環境相關產業的開展引人注目,其市場規模約3000噸,預計到2012年將擴大到4000噸。因此,也有專家指出,2012年碳纖維的供應可能超過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