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種植業司將從三方面入手發展棉花產業
棉花產業在面臨供給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而穩定生產的難度卻不斷增加。這不得不令人為之擔憂。
棉花在我國國民生活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棉花產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城鄉人民的生活,而且關系到廣大棉農的經濟收入,關系到我國紡織業的正常發展。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每年工業紡紗用棉需要1000萬噸,而近幾年來的種植面積維持在8000萬畝左右,只能保證700萬噸的總產量,缺口300萬噸需要依賴于進口。也就是說,在涉及重大國計民生問題的棉花產業上,我們還遠沒有實現自給自足的保障局面。
多年來,我國依靠自身力量,逐步培養出了具有種植技能的棉農大約有4500萬名,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棉農開始放棄種棉產業。這一情況首先體現在棉花種植面積的不斷萎縮上,10年前最高時曾達9000多萬畝,而10年后的今天,較之以往減少了1000多萬畝。盡管近年來的需求增速逐年增加,中國紡紗用棉年均增速已達10%,也未拉動種植面積的進一步擴大。這一降一升格局的形成,既傷及了廣大棉農植根于種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加重了我國依賴國際供給的壓力,是一個內外交困的局面。
為什么在需求總量上升的情況下,還會持續發生種棉面積萎縮呢?
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種棉收益問題。調查顯示,有兩大因素影響種棉收益:一是有的地方棉花種子跟不上或受蟲害及天氣影響,導致棉花單產普遍下降;二是棉花價格上漲預期不高,有的棉農干脆改種糧食或其它經濟作物了,從根本上脫離了種棉產業的體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