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鞋服都漲價 消費者還能夠堅持多久?
現在無疑是買家的時代,這限制了全球經濟復蘇的速度。美國洛杉磯牛仔褲品牌BishopofSeventh的首席執行官兼創意總監ChachiPrasad稱,任何形式的漲價都會刺激顧客選擇其他品牌,“現在已經沒有所謂忠誠于某個品牌的說法,消費者會算盡每一分每一毫。”
問題的關鍵在于:究竟廠家和零售商們在這種成本壓力下能堅持多久不漲價。如果漲價,又會嚇跑多少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漲價壓力已經蔓延至整個時尚界。成本上升出現在生產鏈中的幾乎每一個環節,而這個趨勢絲毫沒有減退的跡象。從經濟不景氣導致的零售商存貨量減少,到原材料例如紗線、纖維和紡織物等的成本上升,還有中國和孟加拉等作為主要生產地的勞動力的升值,最后是軍事備用船的數量增加使得運船數目減少,船運價格上漲和運輸時間的延長。費用的增加無處不在,但替代品的采用也往往不盡人意。盡管空運可以加快運輸速度,但會繼續加重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而把目前在中國沿海的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內陸地區甚至中國境外,又會為產品的質量和運輸速度帶來太多未知因素。
原材料紛紛漲價
LFUSA是利豐有限公司(Li&FungLimited)旗下子公司,公司總裁RichDarling,認為,“目前成本持續上升的趨勢應該會在2011年開始穩定下來。但從現在到那天到來之前,價格將會繼續波動。最不幸的是這次成本上漲來得不是時候,現在的消費者不會輕易接受漲價。”
HMSProductionsInc。的首席執行官SpenserAlpern補充道,“今年貨運費用漲了大概300%,原材料價格上升了10%-20%,勞動成本也比往年高了10%-15%,再加上預計今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會繼續下跌大概3%。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會使總體成本攀升5-10%。在經濟沒有完全復蘇的環境下,消費動力不足,現在不是加價的時候。另一方面,如果要從其他環節下手,包括在設計上去縮減開支是不明智的。”
作為眾多產品的主要生產地,中國經濟的超速發展,使勞動力成本也迅速提高。以尋求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業界正設法把生產線從交通方便設備完善的中國沿海地區往內陸地區甚至往中國境外遷移。Darling指出,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印度尼西亞這類地區被看作是“重點市場”,而孟加拉仍然“競爭力十足”,盡管近來當地工人要求加薪進行了罷工,那里的勞動力成本還是比中國沿海地區便宜。JonesApparelGroupInc(Jone)的首席執行官WesleyCard透露,目前Jones已經把部分生產線轉移到越南和孟加拉了,但是針織品和鞋類仍然主要在中國生產。
原料價格不穩定是個大問題。棉花的價格在持續一年上升之后終于到達一個穩定的水平,但是Darling告誡大家還需要留意其他原材料的價格趨勢。“上等的皮革價格波動很大,每尺價格猛漲了40%-50%,所以皮具產品例如鞋和皮包產品升價的壓力會比服裝大。”
“越是重材料的產品,越容易受成本上升直接影響。”JeffEdelman是美國顧問公司RSMMcGladreyInc零售部和消費者產品咨詢服務部的主管,他表示“那些掌握著定價權的品牌巨頭會得益。例如,重在設計的高檔皮包品牌Coach,有強大品牌影響力的Nike,和產品種類繁多的高級男裝品牌PoloRalphLauren。”
生產成本上升對價格所造成的影響往往無法準確衡量,不同品牌不同產品間的差異也很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