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法則之二:時尚之手
買手,時尚背后的操縱者
顯然,品牌買手,要負責企業產品設計開發及生產全過程。
有專家認為,首要的問題是,買手要緊跟潮流趨勢,提前半年預測出下一季流行品,并與設計師分享信息資料及預測結果,幫助設計師設計出符合下季市場需求的產品。
參與設計,把握流行,是買手的重要環節。
比如ZARA,幾百個買手穿梭于時裝秀場或商場,仔細收集新的流行元素,然后和設計部門討論與共享,設計部門進行新的設計后,安排采購與生產。
在這里,買手要擔當產品開發的主要信息供給,還要獨立完成產品款式的開發。而設計師則要對買手提供的信息進行款式加工修改,進行產品開發。
其實,ONLY、JACK&JONES、ECCO等很多品牌都沒有自己的專門的設計師,他們在不同地區有買手,這些時尚買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代替了設計師。
甚至阿瑪尼也讓開發人員,貼近市場,以市場需求為中心進行開發。而品牌設計主要職能變成了只做秀場服裝和為高端客戶提供訂制。
作為一個以設計成名的品牌公司,阿瑪尼這樣做幾乎具有顛覆性的意義。它不再讓設計師一件一件精雕細琢地設計產品,而是滿足了更多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七匹狼設置買手這個職位已經有兩年了。對于個性化的設計師品牌,買手功能相對會減弱些;對于不很突出設計感的成衣化品牌,買手更為重要。”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說。
2004年,太平鳥內部曾試圖引進部分“時尚買手”來替代“設計師”,“現在很多設計師已經開始向買手轉型。”
“憑公司僅有的數位設計師,設計有局限,更新速度也不夠快。”江蘇阿什頓開發部經理熊文彬說。
于是,阿什頓公司在服裝設計上也開始嘗試“買手模式”,不僅內部培養了一批時尚買手,還和公司外部大批時尚買手簽下合約。
不過為了規避知識產權問題,買手們帶回的“創意”,“改樣師”要進行改樣。
其實,品牌買手團隊模式分為兩種:買手團隊主導+設計為輔,比如ZARA;設計師主導+買手團隊為輔,主要體現在一些設計師品牌公司。
而中國很多公司不愿承認“買手團隊主導+設計為輔”的模式,以在消費者心目中突出設計原創概念。
實際上,中國很多公司采用的正是“買手團隊主導+設計為輔”的模式,買手買到樣版后,發送給設計師,然后設計師根據買手具體要求,進行相應改動。
當然,買手在市場采買活動中,也可以對看中的款式進行下單或批量采購,然后直接發送到企業終端店鋪當中進行銷售。
可見,買手的主體工作是采買新款樣衣,并參與到具體開發中去,以使設計人員能夠按自己的意圖將產品表現出來。同時,還可對一些流行款式直接下單生產。
但在施杰看來,“去加工廠挑款,那是采購,不是買手。”施杰說,只限于跟店風格相符合的款單品,其負責采買的人才是他所理解的買手。
他認為,中國服裝想要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高度分工的階段,就必須引入買手制。
因為,買手選擇某個設計師產品,說明買手所了解的消費者認同設計師風格,這會促使設計師對自己的風格更加堅持。如果覺得某些產品銷售方面有困難,買手也會與設計師溝通,這對設計師也是很大的促進。
這樣一來,設計師風格越強烈,對消費者的影響越大,設計師與買手相輔相成。
而在 CHIC2010上,杰施向買手推出的個人高端系列,引起了很多境外買手的興趣,并在現場下了訂單。
“境外買手只對風格突出、特點鮮明的產品感興趣,”施杰說,他想將針對買手的風格逐漸區分開來,形成一個獨立的高端品牌。
這是設計與市場的較量,也是設計和市場的融合。
“國外個人發布會上,設計師極盡夸張,這代表的是設計師藝術水平。而真正進入到市場,這些服裝都需要修改。”有專家說。
而“國內設計師多紙上談兵,設計的服裝真正能走進市場的不多。”設計師陳聞也這樣說。
“引進買手后,會逼著這些設計師去了解市場,如果設計出的產品沒有用,企業就會淘汰你。”王翔生說。
“設計師可能很懶散和隨性,為了一項出色的設計不惜使用昂貴的材料和工藝,而買手需要更有邏輯性,可能更多地會在精神上控制設計師。”倫敦時裝學院買手課程教授詹姆斯•克拉克說,買手與設計師一起工作,會決定某一季流行趨勢。
正是基于“服裝是商品就應遵循商業規律”的信念,姚曉云在大學畢業后第6年,辭去了設計總監,踏上了英國求學之路,不僅系統學習了服裝商務學,還選修了服裝買手課程。
她畢業后,進入了Kookai倫敦總公司,成為了一名針織產品線買手。
從設計總監,轉變為一個買手,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作為設計出身的她,買手教程自然給她以新視角,而時尚則是她自然的優勢。
而作為I.T集團旗下獨立品牌Fcuk、5cm以及Double name的買手負責人特蕾莎,每周至少要把公司所有店鋪都轉一遍,瀏覽上海的時尚場所,還要注意收集本地媒體的信息。
Chole的零售和產品部經理吳晨說,“每次逛街我都會不自覺地觀察商店櫥窗,看看其它品牌最新推出的產品以及街上人們的打扮。”
其實,吳晨從小就對時尚很敏感,她是《ELLE》進入中國后的最早一批讀者,“不光看時裝大片,有時候雜志上的廣告也會給我帶來靈感”。
而香港西武百貨高級時裝買手Carme,通常會上網和看雜志做資料搜集,雜志則留意《Elle》、美國及法國版的《Vogue》和《Bazaar》等。
顯然,專業的買手必須對時尚有著敏銳的眼光和洞察力,熟知流行趨勢。
在吳晨看來,買手不僅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她希望每次都能為顧客帶來新東西,可能顧客第一眼不會接受,但他們會逐漸喜歡上它。
“買手不只是迎合消費者,還要引導他們接受國際最新的流行趨勢,”她說。
然而,在特蕾莎看來,買手只是在為時尚推波助瀾。
“說到底,真正控制市場的還是顧客。”特蕾莎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