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法則之三:買進之手
訂貨的秘訣,不僅僅是眼光的聚焦
顯然,款式采集,可以到市場上直接買樣衣、到貼牌廠家開發的款式里去挑、買手和設計師一起組合款式,以及和外部合作設計師合作開發。
姚曉云介紹說,首件樣衣修改兩三次之后,在定款會上確認,然后廠家就做樣衣,經過買手確認就可封樣。
封樣是買賣雙方將來驗收大貨的標準樣衣,一件留買手,一件還工廠,作為大貨生產參照。
而在七匹狼,除與設計師共同開發產品外,買手要考察評估七匹狼的供應商,制定零售價格體系。
于是,“一年中有7個月要滿世界飛,與各國供貨商進行溝通、談判。”中國很多買手都這樣說。
其中也包括熱風的買手,他們一半時間光顧各大服裝和鞋類批發市場,與供應商溝通。
而Kookai公司買手總監Juliet,只要是在辦公室里,就是在和供貨商談話,這時作為買手的她,討論著價格、交貨期、號型、數量、訂單細節、付款方式等。
“談判”是鄒琳工作的主題。
服務于歐洲某大型體育用品專營企業的她,負責登山鞋的采購。
“原材料價格突突地往上漲,我們把以前的大訂單拆分,來避免供應商一下子給我們提價太多。”鄒琳說。
“利潤低于10%寧愿供應商不接單。”于是,她把更多時間用在談判技巧上,如果談價格,她會選在供應商辦公室;如果是談新產品開發,她會到供應商的工廠。
如今,她每天早上起來就是看原材料行情,看一下全球各商場庫存情況,以便在接下來的采購中改進。
而每到換季時節,熱風有一次重要溝通,確定下季度采購計劃,主要是對流行趨勢以及總體數量、預算達成基本的共識。
看中樣式后,他們就直接與廠商談判。
然后和廠商確定產品的款式、原料、價格、數量以及交貨的時間,并對生產進度、產品質量等進行監督。
等廠商完工后,由專業物流公司直接運送到熱風的門店和配送中心。
如此一來,依靠買手直接連接供應商和銷售終端,縮短了產品上市過程。
而在這個過程中,阿瑪尼、FENDI、PRADA、LV等的經銷商,起到了買手作用,他們不必聽從于總部要求,有自己選擇貨品的權利。
他們憑借著自己對特定市場的掌握,買進產品,在銷售渠道內銷售。
“品牌應幫助經銷商成為買手,以便其能在訂貨時有的放矢。”美國聯合時代企業管理顧問(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大筠說。
這是中國品牌發展的重點之一。
“剛開始經常出錯,好銷的訂少了,不好銷的又訂多了。”趙娜說。
趙娜是上海一家服裝公司在廣州的代理商,她不但要根據本地人的審美傾向和著裝習慣,還要根據店鋪的銷售量、客流量、營業額等數據訂出自己的采購計劃。
隨著一次次的試錯,她訂貨越來越有經驗。
而“凱喜雅”推出買手制。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原來加盟商對一個款式挑幾件,一旦衣服好賣,再下訂單,可是這時可能已經過旺銷期。
但“要使加盟商真正成為買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北京凱麗服飾公司總經理吳麗峰說,如果發現加盟商挑貨有偏差,她會提出建議。
為此,有1/3后續貨品加盟商準備著,并承諾其貨率足夠抵消壓貨風險,以解決加盟商后顧之憂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加盟商訂貨能力。
的確,“一個品牌可能有上千種款式,一旦買手估計失誤,帶來的將是龐大的庫存。”中赫時尚職業培訓機構市場運營總監王岳顏說。
顯然,在終端店鋪,貨品是運作核心,如果貨品訂的不好,再優秀的導購、再舒適的購物環境都無濟于事。
因此,要避免訂貨不足、盲目跟風、追求爆款等誤區,尤其要注意產品組合。
這需要對產品定位的整體把握。
在此基礎上,王士如認為,每次訂貨,都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提升。
這主要考慮兩個層次:每次訂貨前都需要買手細心分析市場需要,充分認識流行款式與色彩;并重點確定主賣款。
“這真的很難,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訂一些有強烈品牌感、款式卻很夸張的單品,明知道這些商品基本上賣不出去,但仍需要用于店鋪陳列,以增強品牌感。”Cate說。
“做買手完全不瀟灑,更談不上輕松。”某服飾公司總經理萬靜說,訂貨時,腦子還要飛速地運轉,不但要對貨品進行分析,回來還要進行細致分類和整理。否則,買多了會造成積壓;買少了,存貨又不夠。
作為HAPPY’S 2ND品牌代理商的黃鶴,“每一次開季(2月以及8月),都是我壓力最大的時候,這個時候意味著我所選購的貨品是否能得到市場的認同。”
顯然,買手不能憑自己的愛好采購。
2006年9月,時尚女裝品牌FRIST VIEW醞釀啟動,這是浙江秋水伊人服飾有限公司第三個女裝品牌。公司開始籌劃買手制運營模式。
然而,當公司招聘了多名“買手”并運營半年以后,買手制慢慢夭折。
其原因,就是買手只憑自己愛好采購。
“一定要有眼光。”服裝店店主陳羽佳說,她一開始訂貨好看不好賣,經常壓貨。
而現在,她一般不進比較緊身的衣服,這種衣服特別挑身材,掛起來好看,但能穿出感覺的人很少。
除了眼光,經驗也必不可少。既需要看人,也需要看天氣。
比如,“廣州熱天比較多,有幾個月份生意比較淡。如果進的薄衣服太多,天氣突然冷了又會壓貨。”
研究本地市場也是買手的主要職責。
吳晨就感覺北京人喜歡花一點的款式,上海人則偏愛輕快的素色。
“買手左手設計,右手市場,”服務過CK等品牌的買手李勇如是說。
一次,姚曉云準備進繡花珠片的裙子,可當時供貨商報價成本價是20英鎊,這超過消費者接受能力。
于是,她們跟供貨商反復溝通,繡花減一點,珠片少一點,最后把價格壓到原來一半。
而更重要的是,“每個品牌都有定位,對品牌定位要非常了解,”姚曉云說,“這需要憑借一系列的科學分析和統計,并配合以往銷售數據,加之對市場的經驗決定下單。
而黃鶴每次出差前要做的預備功夫很多,如預算及回顧上季銷售情況。
CHLOE中國的Merchandiser Joy說,她一部分時間花在店面里,一部分則是在辦公室研究數據。
“買手的優秀與否,最大區別就在于對商品的數據分析。”邵立剛說,這包括外部信息、內部商品數據分析、及合理的銷售目標等。
“買手必須從歷史數據中找到問題,賣得好是因為什么,賣得不好又是因為什么?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就無法抓住下一個銷售機遇,也無法在未來的經營活動中規避錯誤。”邵立剛說。
在時尚行業浸淫了18年的Ivy,覺得自己的工作有點像“賭徒”,做判斷要憑經驗、數字分析加上靈敏的嗅覺。
其實,“這是一個很細心的工作,因為大多時候都是和數字打交道”。
但也只有這樣,才能“非常清楚應該在什么時間、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以什么樣的價格購進服裝,然后在什么樣的時間、以什么樣的價格將服裝賣出。”王士如說。
賣出,才是買手真正的目的所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