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設計:品牌之間的博弈
看不見硝煙彌漫,聽不見炮火轟鳴,然而這場家紡市場的爭奪戰卻從未停止過,各個家紡企業也從未松懈過。競爭加劇,商戰升級,要在這場激烈的家紡市場角逐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管理、營銷、制作工藝統統是必不可少的,而什么才能讓一家家紡品牌在眾多旗鼓相當的對手中脫穎而出呢?答案是蘊涵了品牌文化的原創設計。
放眼中國家紡業,但凡在行業內表現出色的企業,原創設計都是經得住市場的考驗的,反過來,沒有原創設計的企業是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家紡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荊棘叢生的原創設計之路
首先來解讀一下,什么才是原創設計。
毫無疑問,一味地借鑒和模仿算不得真正的設計,更與原創不沾邊。原創設計,不是對既定狀態的完善與提升,也不是對已有的存在的另類注解;不是形式的突圍表演,也不是先鋒理念的夸張與變異。原創設計,是在刷新固有的經典界面之后呈現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氣息,是在展現某種被忽視的體驗,是可經過、可停留、可發展的新的存在。
原創設計,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卻不容易。它不但要求家紡設計師具有非常豐厚的專業功底和看待家紡行業的獨特視角,更需要設計師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與打破常規的勇氣和決心。原創設計出的家紡產品,從設計師靈光乍現地將某個概念或元素躍然于紙上,再到設計師對其一絲不茍的雕琢并賦予品牌文化理念的漫長過程,充滿了各種挑戰與艱辛。
當前中國的家紡行業缺少關于產品組合、梳理、提純以及價值呈現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也缺少一個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獲得渠道,即行業附加值增值的有效途徑。舉例來說,行業內各品牌針對完全不同性質的家紡產品的展出方式都是一樣的,或垂吊、或折疊、或堆碼。然而這個以不變應萬變的展示方式不由自主地把不同產品的肌理、折光率、紋樣等在單位面積里所呈現的不同視覺價值都給忽視了。
為滿足消費者需求而服務
盡管在中國家紡品牌追求原創設計的道路上荊棘叢生,然而中國的家紡設計師們卻從未停下向前追尋的腳步。
家紡的原創設計該如何邁出第一步?設計師們首先要明白,再精美純粹的設計也是為了去迎合市場大眾。
雖然近年來隨著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消費者的生活品位有了質的飛躍,但是一味去追尋別致設計中透露著的那股曲高和寡的文藝味兒,是無法與消費者找到共鳴的,只能讓耗費了設計師們大量心血的產品,靜靜地躺在展示臺上,體驗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滋味。
所以,家紡界的原創設計依然離不開“顧客是上帝”的傳統觀念,而一旦遵循了這樣一種觀念,深入觀察消費者需求則成為了設計師們在進行原創設計前不可缺少的調研過程。
日本的漫畫市場經久不衰,得益于日本漫畫行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關注、處理、篩選、研究、分析針對消費者喜好所做的調查結果。市場調查后的每一期漫畫中的形象都不是漫畫家藝術創造出來的,而是按調查結果,按輕重緩急把消費者喜歡的形象特征賦予在一個又一個漫畫角色身上。日本漫畫產業的成功經驗表明:設計是為滿足消費者需要而服務的。
中國的家紡行業也應當在不斷地磨合與調研中形成如日本漫畫界一般的風潮,這需要中國的家紡設計師一點一滴的努力,以不斷地觀察和積累來確定下一個作品的主題,而不是對著電腦屏幕閉門造車。
另辟蹊徑 引領設計風尚
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僅僅依靠人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元素是遠遠不夠的,設計師們應該獨辟蹊徑尋找消費者體驗中被忽視的區域,這也正是原創設計的真諦。
如何找到消費者體驗中被忽視的區域,并迅速與消費者產生共鳴,是設計師提升設計水平的關鍵所在。
除了苦練內功,認真調研,設計師更要擅于發現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把握普通生活中的不普通,將流行元素巧妙地搭配,力求為消費者帶來與其它家紡產品差異化的原創設計。
著名家居品牌富安娜,以其標榜的藝術家紡征服了廣大消費者,在遵循其品牌風格的準則下,產品的設計更加富有藝術氣息,帶給消費者不同尋常的感受;國際家紡品牌澳西奴,在產品設計上提出了集時尚、健康于一體的“彩睡眠”理念,將色彩的運用與舒適度相結合,打造全新設計理念,升華出家紡業的“快時尚”文化。
家紡企業要形成品牌,無論從產品設計研發到日常管理再到銷售都應具有自己的文化底蘊與特色,無特色不足以形成品牌。而產品的原創設計,不同于其它環節,能給消費者帶來持續的體驗過程。比如,一個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也許會被獨特的銷售環節所打動,也許會對品牌員工訓練有素的素質贊許有加,然而決定消費者交易的重要原因還是產品本身。
著名服裝品牌美特斯·邦威的宣傳口號“不走尋常路”已經被眾人所熟知,這也正是家紡設計師們在進行原創設計時所應堅持的方向。
雖然另辟蹊徑有失敗的可能,但只要堅持不懈,原創設計必將引領中國家紡設計新風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