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雅寶路品牌轉內銷難在哪兒?
今年的市場的重要一步。還有一些品牌雖未參加CHIC,但也已下定決心兼顧內銷,比如E.TBEAUTY。
國際金融危機、俄方打擊“灰色清關”,雅寶路上的那些開大奔、開路虎的商家們也逐漸經不起折騰了。轉型,是必須經歷的陣痛。而對于雅寶路的商戶來說,所謂轉型,要么繼續深入挺進東歐市場;要么干脆退出外銷市場,轉而開發內銷渠道,實力較強的企業或許還能內外兼顧。
大部分雅寶路的外貿企業與珠三角、長三角的外貿企業明顯是不同的:它們關注國外潮流風向、有自己的設計師、將生產外包、在國外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它們以自主品牌打入東歐市場,倒是暗合了“虛擬經營”這一頗為流行的品牌運作模式。
不過,雖然有操作品牌的經驗,但要把這經驗運用到中國市場,對于雅寶路的企業來說仍是困難重重。外轉內并不是簡單地轉變交易對象和場地,而是相當于二次創業,意味著企業操作從過去完成“爭取訂單、生產、發貨”簡單模式,變成需要解決前期調研、市場開拓、設計產品、品牌推廣、建設銷售渠道,乃至應對市場潛規則等問題的復雜工程。
首先,國內服裝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顯而易見。不論國產品牌還是國際名牌,不論是新生力量還是業界大佬,都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一個在國人眼里完全陌生的新品牌,如何讓消費者接受并喜愛要經歷的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以往的外貿模式對企業來說輕車熟路,交易雙方守合同講信用,回款也快。而要做國內市場,必須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據了解,一家做內貿的零售企業,從開第一家店到成熟經營,需要3年時間;而一個原來做外貿的企業轉做內銷,這個過程則要3-5年。對于一個習慣了大批量出貨、大數額回款的外貿企業來說,經營者需要耐得住前期的寂寞。
其次,渠道之困。渠道問題往往是困擾外銷企業轉入內銷的核心問題。由于產品和企業在國內市場沒有品牌優勢,更無渠道優勢。試水傳統的商場渠道,較長的回款期、各種費用都會讓他們感受到資金壓力和結款風險。
曾有專家建議說,國內市場渠道是多元化的,外貿企業在國內市場做渠道,最重要的是要找一個匹配的渠道,而不是盲目進入最成熟的,或是一些并不適合的渠道。在開發渠道上,外貿企業最重要的是要開發適合不同渠道的產品,根據其在產品特性和功能上的不同要求,進行量身定做。
另外,人員的匱乏。大翻譯、翻譯助理、工廠跟單員再加會計,這就是雅寶路每個公司內最基礎的員工。就像北京東方恒美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建良說的那樣,不缺錢,缺人!雖然他只說了缺設計師,但要進入國內市場,他缺乏的又何止是設計師,好的管理人才、好的銷售人才、好的營銷人才等等不一而足。
沒有國內營銷網絡、沒有營銷人才、沒有市場推廣能力,往往是外銷轉內銷企業走向失敗的主要因素。而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大環境因素也將導致外轉內困難重重,不過,一些雅寶路的品牌已經將國內市場看成企業發展的另一條腿。他們認為,在外部變化難以預測的當下,只有兩條腿走路,才是穩定的發展之道。想必,他們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那么,唯有祝他們一路順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