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更換原料解決日子不好過之憂
“春節過后,棉花從每噸兩萬九漲到現在三萬三了。產品出廠價遠跟不上成本上漲的幅度,尤其是海外訂單價格難以提價。”面對近期的高棉價,島城一家紡織企業的老板直言日子不好過。
2010年初開始,棉花價格開始一路上漲,至2010年11月中旬左右達到了創紀錄的33000元/噸左右,較同期上漲近兩倍。此后,在市場恐高情緒加重,加上國家拋售儲備棉等調控政策影響,棉價開始回落,進入12月份,一直徘徊在了26000元/噸左右。
沒穩定多久,棉價又開始反彈,春節過后,棉價一路上漲。截止到3月2日,新疆皮棉328級提貨價格達31113元/噸價格高位,這比去年底上漲了一成以上。最新報價顯示,山東、河北等地的皮棉售價在31000元-33000元/噸左右,該價格已基本和去年11月份時的棉價持平。
最近一段時間,美棉價格也不斷上漲,棉花期貨一度上漲到2.0193美元/磅,創下歷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紡織企業不敢多進貨。青島貴華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宮成安表示,從去年至今,該公司用紗都是進一點兒紡一點兒,手里最多儲存一兩百萬元的棉紗,既能滿足短時間內的生產需求,棉價劇烈波動時,也便于及時脫手。
和貴華針織一樣,在島城,多家棉企紡企對于眼下購銷行為放慢了腳步,表示要等些日子再說,一些紡企開始吃老庫存,對于適宜的地產棉補進也只實行少量的現結。
業內專家預測,距9月份新棉上市還有6個多月的時間,今后幾個月棉價還有上升空間。“節后紡織企業用棉需求量增大,而棉商惜售情緒蔓延。”業內人士表示,在外圍多重因素的合力下,棉價長期看漲已成共識。
供求失衡是主因
今年棉花價格的再次大幅上揚,使紡織企業措手不及。重壓之下,企業不禁要問,棉價為何如此波動?
“供不應求是目前棉花漲價的主要動因。”錦橋紡織網高級分析師魏林燕分析說。
記者了解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棉紡織品出口市場不景氣,棉價低迷,棉農種棉積極性受挫,2009年中國棉花播種面積減少了1240萬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棉紡原料供應量與需求量相差269萬噸,而2010年相差626萬噸,比2009年增加357萬噸,棉花缺口明顯。但隨著紡織服裝業出口得到恢復,棉花需求量大增。
魏林燕說,與不斷增加的需求相比,棉花播種面積提升難度大。2009年和2010年棉花播種面積大約為7425萬和7764萬畝,棉花播種面積并無顯著突破。“產需矛盾日趨突出,人們普遍認為后期棉價還會上漲,助推了棉價走高。”
同時,國際市場上,印度、美國等棉花主產國產量、庫存量較低,出口受限制。美國棉花種植面積及庫存較低、印度棉花產量降低或削減其棉花出口量,將引起全球棉花市場供不應求現象加劇。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帶來的后果是,國內進口不暢,由于國內的剛性需求,進口不暢下后期國內用棉會更加不足,亦帶來嚴重的供求失衡問題。
棉價高漲背后,既有供求不足的影響,還與游資炒作有關。銀河期貨青島營業部副總經理郇斌認為,國家正在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部分游資撤離房地產市場,涌入農產品市場包括棉花市場,“炒房團”變成“炒棉團”,并且隨著炒作之風愈演愈烈,亦有眾多企業囤積居奇。
紡企積極尋找替代品
棉價上揚,直接帶動了棉紗、棉布的價格上漲,紡織服裝企業壓力加大。為控制成本,不少企業紛紛改用滌綸短纖等化纖原料作為棉的替代品。
青紡聯貿易公司副總經理邢厚祥表示,公司已開發出多功能纖維替代價格不斷上漲的棉花;即使生產棉紗也要側重高質棉紗,價格能比低質棉高出50%,成品價格還能翻倍,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和企業利潤。另外,即發、紅紡等大中型紡織企業也加大開發力度和轉型速度,研制出優質的甲殼素纖維等替代品。
日前在青島舉行的棉花形勢論壇上,錦橋紡織網董事長董云亮告訴記者,由于棉價飆升,根據他們對全省100多家企業的監測,青島、濰坊等地的紡織企業用棉和纖維比例已經達到5:5。{page_break}
受訪企業表示,雖然棉價高位運行也帶動了粘膠短纖、滌綸短纖價格等纖維原料的追漲,漲幅從每噸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但與棉花價格每噸一倍以上的漲幅相比,已足以讓紡織企業把纖維新材料作為應對棉價暴漲的利器。
不過,盡管各家都在研究棉花的替代品,但短期內,棉花的地位仍舊不可動搖,所以如何從源頭控制價格也應成為棉紡企業考慮的重點。專家建議,企業可以提前進入棉花期貨、電子撮合市場,通過套期保值等方式訂下價格較低的棉花,節省成本。而在新疆等地建立棉花種植基地不僅能保證供貨量,還可省去中間流通環節的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